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精美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文章全文西汉小亭侯

文章全文西汉小亭侯

喝口小酒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西汉小亭侯》,现已上架,主角是赵启明周亚夫,作者“喝口小酒”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于是豪迈的大手一挥:“细柳,给本侯爷拿纸笔!”“纸?”细柳正跪坐在地上,拿着托盘收拾着碗筷呢,听到这话茫然的看着赵启明。“差点忘了。”赵启明一拍脑袋:“现在还没纸,用的是竹简。”细柳眨了眨眼,然后细心的问:“小侯爷要写东西吗?”“对。”细柳放下托盘,拿来了竹简和笔墨。赵启明看着这些东西,挠了挠脸。......

主角:赵启明周亚夫   更新:2024-02-11 18: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启明周亚夫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全文西汉小亭侯》,由网络作家“喝口小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西汉小亭侯》,现已上架,主角是赵启明周亚夫,作者“喝口小酒”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于是豪迈的大手一挥:“细柳,给本侯爷拿纸笔!”“纸?”细柳正跪坐在地上,拿着托盘收拾着碗筷呢,听到这话茫然的看着赵启明。“差点忘了。”赵启明一拍脑袋:“现在还没纸,用的是竹简。”细柳眨了眨眼,然后细心的问:“小侯爷要写东西吗?”“对。”细柳放下托盘,拿来了竹简和笔墨。赵启明看着这些东西,挠了挠脸。......

《文章全文西汉小亭侯》精彩片段


书房里。

赵启明横躺在地上,旁边的案几摆着四个空盘。

他刚刚吃了来到这里之后的第一顿饱饭。

一盘韭菜炒鸡蛋,一碗白菜炖豆腐,外加两个鸡腿,以及大白米饭。要放在他那个年代,这只是普通上班族打个电话就能叫来的普通外卖。而他作为堂堂侯爷,却吃的痛哭流涕。

因为老妈子们养猪大户的出身,做的东西实在难以下咽,而他自己本身也不会做菜,所以三天时间下来,他几乎是用纯粹的理论知识,用了很大的力气和才智,努力与坚持,才终于教会老妈子们使用“炒”这种烹饪技巧。

而在此之前,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炒菜”的概念。

虽然食用油已经存在了,但“智慧”的古代人民居然没想过用油来做菜。所以这个时代所谓的烹饪,用到最多的方法,是无论什么食材都统统扔进锅里,加些调料用水煮。

这也是这个年代的所谓“菜肴”全部都是汤汤水水的原因。

但除了汤汤水水之外,这个时代的所谓菜肴还莫名其妙的寡淡。

赵启明也是刚刚才知道,这事主要怪汉武帝他奶奶。

因为太皇太后尊奉黄老之道。就像爱看《养生堂》,逼着全家一起顿顿白萝卜,声称是在养生的老太太。

而这位太皇太后不仅自己尊奉黄老学说,还成功把封建迷信带到了贵族圈子。

于是,上至太皇太后,下至侯国夫人,很多人都吞服丹药上瘾,以“铅中毒”为荣。仿佛在这个年代,没把自己吃的脸色发黑拉不出屎,就不打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

好在侯府比较理智。当然更可能是因为穷,总之多年来都没有形成这样的风气。

但不吃丹药归不吃丹药,日常生活中却多少受到了黄老学说的影响。就比如饮食,老百姓想吃肉吃不上,贵族们却崇尚素食,口味清淡,连最基本的盐都不肯多放,跟清规戒律一样。

所以赵启明刚开始教老妈子做菜的时候,居然遭遇到了“多放一把盐就是信仰问题”的谬论,偏偏他还无法破除迷信,所以不得不抬出小侯爷的身份进行全方位的恐吓,迫于淫/威老妈子们才逐渐妥协。

这条路走得异常艰辛啊。

但无论如何,老妈子们已经学会了“炒”,并且已经被强迫养成多放一把盐的习惯,以后只要这几位老妈子不要在哪一天突然打算重操旧业,回老家继续当养猪大户的话,饮食问题算是解决了。

很好。

赵启明拍了拍自己的肚子,呻吟了一声,然后坐了起来。

案几上的饭菜被一扫而空,现在只剩下几个空盘子。

但也就是这几个空盘子,让赵启明陷入了思考。

自从意识到这个年代“陶瓷”技术还处于萌芽状态之后,他才逐渐发现,家里所用到的容器基本以“陶”为主。像他今天打碎的那个花瓶,无论再怎么不伦不类,客观来说都已经是最先进的技术,而且价格不菲,随随便便就值几千株。这样的价格,侯府当然是消费不起的。所以像昨天打碎的青瓷花瓶,整个侯府也没有几件,吃饭用到的基本都是陶盘陶碗。

这让他有点看不顺眼。

怎么说也是堂堂侯府,用这么寒酸的泥盘子泥碗,这太丢人了。

所以,他打算为侯府烧一出几套真正的陶瓷。

精美绝伦的青花瓷就算了,白瓷还是要有的。

因为就算是普普通通的几个白瓷的盘子,装上不那么难吃的菜肴,也能让人食指大动。

而且,如果真的成功的话,说不准这东西还可以卖出一些,贴补一下侯府的家用。

反正赵启明觉得自己有些过于无所事事,所以这个想法在他看来,是挺好的事。

想着这些的时候,书房的门打开了。

赵启明以为是钱管家来了,迅速换了个姿势,端端正正的跪坐。

结果走进来的是细柳。

于是赵启明紧绷的身体又放松下来。

不过既然都已经坐好,他也没打算重新躺回去。

得好好用功,做些准备工作了。

毕竟,他不是学习陶瓷工艺的专业,只是在帮那个陶瓷工厂跑贷款的时候,去工厂里参观过几次。所以,想要把陶瓷工艺在这个年代实现,他首先得回忆一下关于制作陶瓷的流程。

细柳没敢打扰赵启明,轻手轻脚的收拾着碗筷。

赵启明的注意力逐渐集中起来,回想着那个陶瓷工厂的一切。

但很快他就发现,他不可能根据记忆,把陶瓷的所有的流程都想起来。

甚至不算那些细节,仅仅只是大致的几个流程,他也已经记不清楚。

那这要怎么办呢?

赵启明想了想,很快就有了办法。

他忽然想起,除了原料之外,貌似烧陶和制瓷技术其实差不了太多的样子。

或者可以说,瓷器工艺就是烧陶技术的升级版。而这个年代虽然还没有好的瓷器技术,烧陶技术肯定是有的。那么现在他只要掌握瓷器技术和烧陶技术的不同,做一个升级不就行了?

这么想着,赵启明很快就有了进展。

他想起那个厂长曾经说过,陶与瓷最大的差别除了原料,剩下的就是炉温和上釉。

他十分激动,打算立刻记下来,于是豪迈的大手一挥:“细柳,给本侯爷拿纸笔!”

“纸?”细柳正跪坐在地上,拿着托盘收拾着碗筷呢,听到这话茫然的看着赵启明。

“差点忘了。”赵启明一拍脑袋:“现在还没纸,用的是竹简。”

细柳眨了眨眼,然后细心的问:“小侯爷要写东西吗?”

“对。”

细柳放下托盘,拿来了竹简和笔墨。

赵启明看着这些东西,挠了挠脸。

他不会毛笔字啊。

有点为难的捏着毛笔,回忆着电视里那些古代人写字的样子,先把姿势找准了。

这个时候,跪坐在旁边的柳絮也已经磨好了墨。

于是赵启明有模有样的蘸了蘸墨汁,然后咳嗽一声,在展开的竹简写下“白泥”二字。

……真他/妈丑啊。

赵启明自己都不忍直视,觉得丢人极了,于是偷偷斜着眼睛看了看跪坐在旁边的细柳。

结果小丫头片子居然流露出崇拜的表情。

真是个审美独特的姑娘啊。

当然,也有可能是这丫头根本就不认识字。

赵启明觉得过几天要找人教细柳写字。不过现在,既然这丫头都不认识字,他也就不觉得字丑丢人,索性就放开了手脚,按照自己习惯的简体字模式,把想起来的东西都记录下来。

很快,竹简上就写满了字。

不过赵启明却忽然想起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了,你知道附近哪有烧陶的作坊没有?”


“秦文也随老夫进来,今天你来得正好,待会一定要好好表现!”

绑匪说着这话,夹着赵启明走进了魏其侯府。

因为姿势的关系,赵启明仍然看不到绑匪的长相,但却可以看到秦文乖孙子一样的跟了进来。

有点不对。

因为自己的护卫是个什么德行赵启明十分清楚,除了武功高强之外这家伙就只知道吃,绑匪既然说要让秦文表现,在今天这种场合之下,大概不会是让秦文当众表演一次能吃五大碗吧?

那意思是有用得着秦文武艺的地方?

赵启明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发现刚才被绑匪带来的那群护卫也跟了进来,而且都拿着长刀,气势汹汹的样子。

这就更不对劲了。

哪有带着一群持有凶器的护卫来给人贺寿的?

难道这绑匪不仅要强抢民女,哦不对,是不仅要绑架贵族,还要来魏其侯府打砸抢?

太恐怖了。

这可是堂堂魏其侯,那么多达官显贵云集的地方,绑匪居然敢来闹事……

咦?

自己就这样一起跟着进去,万一被人当成是这家伙的同伙,岂不是要被一起乱刀砍死?

这后果太严重了。

赵启明可不想背这个黑锅,所以他赶紧给秦文使眼色,一边试探着朝绑匪说:“前辈您先息怒,有什么话咱们坐下来好好说,今天毕竟是魏其侯的寿辰,咱们就这样进去恐怕是不好。”

“恩?”绑匪似乎有些诧异,但下一秒赵启明就感觉到后脑勺挨了一下,然后绑匪不爽的声音传来:“敢跟老夫讲道理?都说你小子摔坏脑子不记事了,现在看你胆子也大了不少啊?”

这一巴掌下来赵启明差点被打晕过去,苦着脸求饶:“那您能先放我下来不?”

“闹什么闹,到了。”

随着绑匪不耐烦的声音,赵启明听到了一片嘈杂。

他扭头一看,发现在面前是练武场。远远看去,场中央似乎有人在比斗,在外围的地方,是跪坐着的达官显贵,以及达官显贵们的仪仗。至于再往后,就是那群正在交头接耳的小辈们了。

似乎比斗正是精彩的时候,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比武场中,但绑匪夹着个活人出现,仍然吸引了不少人的侧目,尤其是附近一些的人,都疑惑的扭过头来,想看看引起骚动的到底是谁。

然后他们都乐了。

没错,他们居然对绑匪带着护卫没什么太大反应,好像绑匪这么干是可以理解的。

但对于绑匪夹着个人来,他们觉得比较搞笑。

真丢人啊。

赵启明有点想自杀。

“跟我英儿一起坐好。”灌夫忽然把赵启明一扔。

这太突然了,赵启明一点防备都没有,刚才还是上班途中被夹得紧紧的公文包,这下就成功回到家中被随意扔向沙发的公文包,他猝不及防,差点摔倒,但踉跄了几下才总算站稳。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看清楚,绑匪是个大胡子的中年人,十分的威武雄壮。

果然很符合绑匪的形象啊。

不过这货到底是谁?

赵启明仍然没搞清楚,而绑匪已经上前几步,背对着他,哈哈大笑着看场中的比斗。

“启明兄,小弟有礼。”旁边一个年轻人站起来,很有礼貌的朝赵启明行了个礼。

赵启明赶紧回礼,看了看这个年轻人,心说这就是绑匪口中的英儿吧?

“启明兄请入座。”年轻人朝旁边伸了伸手。

这时,又一阵叫好声传来。

赵启明一边跪坐下来,一边往前看去,发现此时所处的位置,是比武场很近的地方,从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场中厮杀的两个人,不仅装束看得一清二楚,就算是表情也一样尽收眼底。

就像是公园人工湖边搭建的栈道,比武场周边建有看台。达官显贵们端坐在看台上,身后有举着华盖的仪仗队伍,面前有案几,摆放着酒水和瓜果。而再往后,就是瞎起哄的小辈们了。

这么说,自己被绑匪当公文包一样夹着进来还是沾了光的,否则只能站在后面?看不清楚就只能脑补?

不过,这种待遇赵启明实并不想要,实在是太丢人了啊!

叫好声再次传来,场中的一个护卫被打退出好几米,比斗似乎已经有了胜负。

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都在呐喊助威,达官显贵们却要矜持许多,基本上都跪坐着喝茶,彼此闲聊,笑看场中比斗。唯有绑匪,此时大骂落败者,脸色阴沉,就好像输了的人是他儿子一样。

“秦文!”绑匪忽然大喊一声,转过身来,朝秦文说:“既然你在这,我的这些护卫就别试了,你现在就上场,去给我把周建德的人打趴下,只要赢了这场比斗,我一定重重赏你。”

秦文行了个礼,却没有说话,只是看向赵启明。

这明显是在请示,可赵启明哪敢不同意?尤其是绑匪随着秦文的目光看向他之后,他连问一问秦文有没有把握的话都给咽了回去,只叮嘱了一句:“要量力而行,小心不要受伤了。”

“喏!”

秦文领命,放下长剑,走下场去。

年轻的后生们又开始欢呼,围坐在场边的达官显贵们则都开始议论上场的人是谁。

眼看着秦文上场,拿上一根哨棒走到对手面前,绑匪的注意力又被吸引了过去,赵启明忽然想起绑匪刚才所说的名字,于是朝绑匪的儿子问:“对了,刚才所说的周建德是什么人?”

“赵兄可不要乱说。”绑匪儿子又朝赵启明行了个礼,并提醒说:“直呼其名是大不敬。”

赵启明想想也是,古代社会大家都有“表字”,就好像关老爷,其实大家都叫他“云长”。因为云长是“表字”,而“关羽”这个名字只有父母或君长可以叫,你一个外人敢跑上去说“签个名吧关羽”,含义基本等同于“签个名吧儿子”,其下场很可能是被关老爷用青龙偃月刀劈死。

所以刚才绑匪直接“周建德”姓名,是一种极不尊重的叫法。

不过以这家伙把人当公文包夹在腋下的尿性,这么胆大妄为,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家父所说之人,乃是‘绛侯 ’周将军。”绑匪的儿子给出了解释。

结果赵启明被吓了一跳。

“绛侯”这个封号他可不陌生,因为当年跟着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那个周勃就是第一代绛侯,那可是和张良、萧何并列的开国功臣,而第二代绛侯更是赫赫有名的周亚夫,周太尉啊。

要知道,当年赵启明的老爹就是在这个周亚夫,周太尉的手下。

即使现在周亚夫已经去世多年,但作为爵位的继承者,这个周建德又怎么会是好惹的?

这绑匪到底什么来头,敢跟堂堂绛侯对着干?

赵启明忽然有点慌。

他咽了咽口水,看向绑匪的儿子:“请问……”

绑匪的儿子礼数很周全,又向赵启明行了个礼,然后看着他等待下文。

“阁下贵姓?”

绑匪的儿子眨了眨眼,似乎有点懵,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什么,抱歉的朝赵启明抬手行了个礼:“听说启明兄上次受伤之后有些不记事了,小弟本应该自报家门的,还望启明兄莫怪。”

“不会不会。”赵启明赶紧回礼,虽然觉得这家伙礼数周全得有点烦人,但有他老子做对比,这小子很有礼貌的样子实在让他很有好感,不由得多看了这家伙几眼,还别说,长得挺帅。

“小弟灌英。”绑匪儿子又行了个礼:“是启明兄一起长大的发小。”

一起长大还这么多礼数?

这小子有点奇怪啊……

不过等等,这小子姓灌,这可是个稀罕的姓氏。

似乎西汉年间只有……

“灌夫!”赵启明/心里念出这个名字,顿时咯噔一下。

不得了。

这可是混世魔王啊。

历史上这个灌夫是出了名的二百五,虽然也是能征善战,但却莽撞到因为喝酒打了个太皇太后的亲侄子,弄得汉武帝刘彻都不得不留着冷汗替他求情,还差点因此丢掉小命。

那可是太皇太后啊。

汉武帝刘彻都得小心伺候的《养生堂》老太太,这家伙居然打人家的外戚。

这样的二百五,自己居然和他儿子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

而且从这个二百五对待他的态度,虽然暴力了一点,却多少能看出长辈对小辈的溺爱。

这么说来两家人应该关系不浅。

可有这样的一位长辈,赵启明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总觉得前路坎坷,充满了凶险啊……

此时,叫好声再次传来。

赵启明扭头一看练武场,秦文正帅气的站着,而对手已经躺在了地上。

小说《西汉小亭侯》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