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宪朱雄英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集大明:自爆身份后,老朱绷不住了》,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明:自爆身份后,老朱绷不住了》是作者““京海第一深情”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杨宪朱雄英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惊愤怒之余,又感到一些无以言说的慌乱。明明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自己预想的那样走的。陛下按照预想的那样召见自己,询问自己关于宰相的人选。自己也按照预想的那样,随便帮陛下挑了几个人选。陛下也毫不意外的提到了胡惟庸。自己同样看似贬低胡惟庸一番,实则让陛下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按理说事情的结果就会像自己答应胡惟庸的那......
《完整文集大明:自爆身份后,老朱绷不住了》精彩片段
反而更喜欢行军打仗。
这是两个人有目共睹的。
再加上朱雄英的那番心声。
也就不再强迫朱棣去读书了。
转而想着是不是让朱棣去战场上历练一番。
原本朱元璋是打算让朱棣去徐达军中长长见识。
但是朱标却觉得跟着蓝玉去更合适。
若是跟在徐达的身边,哪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来镀金的。
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肯定会不服气。
可是 跟着蓝玉就不同了。
再怎么说,蓝玉也是奔着灭国之功去的。
而且五千轻骑搞偷袭相比几十万大军正面对垒的危险系数要高的多。
因为几十万大军对垒,徐达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朱棣亲临前线的。
可是蓝玉就不同了。
五千轻骑,谁都别想掉队。
所以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不会有人多说什么。
也算是为老四的将来在军中铺路了。
朱元璋思索一番过后,从善如流的采取了朱标的建议。
另外一件大事就是朝廷新的宰相已经被朱元璋任命了。
是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人选,刘伯温。
这个任命一出来之后,朝野震动。
谁都想不到这宰相之位最终会落在刘伯温的头上。
不过震惊归震惊。
这两件事的发生,还是让朝野上下都很是松了一口气。
一来朝廷对外用兵,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朱元璋在这个时候只会希望朝堂安稳。
就算是有什么事,也要拖到战事结束之后再说。
二来宰相之位已经定了。
某些人心里的小心思该压就得压下来了。
这么算下来。
自己这些人倒是能过上两天好日子。
然而这个新宰相任命的结果却让胡惟庸和李善长的脸色变得无比的难看。
胡惟庸无法接受自己付出这么多的心血,最后得到的却是这样一个结局。
“老师,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胡惟庸眼看着自己的宰相梦泡汤了。
迫不及待的就来找李善长询问。
自己之所以选择来烧李善长这个冷灶。
不就是为了那个宰相之位?
早知道是这样的话,自己又何必对着李善长伏低做小。
一个已经致仕的人,有什么资格让自己对他低声下气的!
而李善长在震惊愤怒之余,又感到一些无以言说的慌乱。
明明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自己预想的那样走的。
陛下按照预想的那样召见自己,询问自己关于宰相的人选。
自己也按照预想的那样,随便帮陛下挑了几个人选。
陛下也毫不意外的提到了胡惟庸。
自己同样看似贬低胡惟庸一番,实则让陛下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按理说事情的结果就会像自己答应胡惟庸的那样。
陛下封胡惟庸为大明宰相。
可是现在被封为宰相的却是刘伯温。
这大大出乎了李善长的预料!
因为在李善长看来。
朱元璋封谁为宰相都不可能封刘伯温为宰相。
谁不知道杨宪就是刘伯温举荐的。
现在杨宪被下了诏狱。
陛下没有牵连刘伯温都算看在他同为开国功臣的份上了。
怎么可能会选刘伯温当宰相!
可如今事实却 摆在自己的面前。
由不得自己不相信。
面对胡惟庸的诘问。
李善长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以前的李善长,觉得这大明无论是什么事情。
听到马皇后的话。
刘伯温不由得一怔。
没想到这位皇后娘娘给自己出的是这么一个主意。
这八个字的意思刘伯温当然不会不清楚。
但是刘伯温却不相信这八个字是眼前这位贤后说出来的。
谁不知道朱元璋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人。
这些年皇上杀了多少贪官?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真要是这样的话,自己这些年又何必谨小慎微的爱惜羽毛 。
生怕一个不小心惹皇帝生气。
很显然,刘伯温想错了方向,以为马皇后是让自己贪污。
为了确认自己不是自己听错了。
刘伯温试探的问道:
“臣不明白皇后娘娘的意思,请皇后娘娘明示。”
马皇后何等样人物,怎么会不明白刘伯温的弦外之音。
不过马皇后却并没有明说。
而是开口问道:
“青田先生,尊夫人去世之后,这么多年你未曾续弦吧?”
刘伯温闻言心中一阵诧异,皇后娘娘为什么要问自己这种事?
不过刘伯温还是老老实实的说道:
“娘娘说的没错,拙荆去世之后,这些年臣都是一个人过的。”
“确实不曾续弦。”
马皇后点了点头:
“这些年也是难为青田先生了。”
“府里也没有个体己的人,难免有些冷清。”
“照我说啊,青田先生不如再操持一份婚礼。”
“若是看中谁家女子。”
“就跟我说一声,到时候我就做主了。”
“最好是找个年轻漂亮,懂得体贴照顾人的。”
“大明还有很多事情都需要青田先生。”
“留待有用之身,为天下百姓多做些事情,也不枉先生胸中抱负。”
刘伯温听到马皇后的话,心中不免有些尴尬。
自己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
这会儿娶一个年轻老婆,那不是让人戳脊梁骨么。
更何况还是皇后娘娘亲自做媒。
知道的是皇后娘娘本人提出来要替自己续弦。
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是借着皇后娘娘的威风以权势压人呢。
陛下原本就在猜忌自己,自己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么做的话。
岂不是坐实了皇帝心中的想法。
皇帝可正愁没有什么把柄拿捏自己呢!
刘伯温当即就要出言婉拒。
突然间,马皇后说的那八个字再次浮现在了刘伯温的脑海里。
“小节有亏,大节无损。”
刘伯温瞬间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皇后娘娘哪里是在跟自己讨论续弦的事。
这是在点自己呢!
想到这里,刘伯温全明白了。
皇后娘娘说的没错,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自己这些年为了不被陛下猜忌。
表现的确实是有点过于不食人间烟火了。
没想到过犹不及。
反而让陛下猜忌自己。
是啊,一个没有任何把柄和缺点的人。
放在谁身上,谁也不会放心的。
当年汉丞相萧何,何等样的人物。
尚且能为了保全自己 而自污。
自己却还在这里想着爱惜羽毛。
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想明白这一切之后的刘伯温终于放下心来了。
皇后娘娘确实是真心实意的在帮自己。
“既然如此的话,那臣就多谢皇后娘娘了。”
“回头臣就找一个良善人家的女子娶了续弦。”
刘伯温对着马皇后行礼道。
马皇后看到刘伯温终于开窍了。
心下也是十分满意,刘伯温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
又不像某些人一样在朝中结党营私。
若说刘伯温有什么野心,自己肯定第一个不信。
现在又求到自己的头上,让自己劝劝皇帝让他致仕。
对于这样一个大功臣。
自己在重八面前说上几句,重八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即使不愿意,也会放他养老。
但作为枕边人,没人比马皇后更了解朱元璋了。
即便是现在放了刘伯温,重八肯定也不会放心,后面怕是会找个由头,重新启用青田先生。
更何况这可是自己大孙子点名要的人。
自己肯定是要替自己大孙子留下他的。
怎么能轻易放走他呢。
不过就在这时,刘伯温却苦笑了一声说道:
“皇后娘娘的心意,臣已经知道了。”
“臣又何尝不想为大明百姓做点事。”
“娘娘也知道臣并非是贪图享乐之人。”
“否则当初也不会跟着陛下一起起兵反元了。”
“只是有些话,臣在陛下面前不敢讲,只能说给皇后娘娘听 。”
“不知道娘娘愿意不愿意听臣的肺腑之言。”
马皇后听到刘伯温的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心中还很高兴。
因为刘伯温的话里,看似是带着埋怨。
但其实包含的都是忠君爱国之心。
“青田先生的心思我是知道的。”
“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法不传六耳,青田先生尽管放心就是了。”
刘伯温闻言点了点头说道:
“皇后娘娘,臣很久之前就已经发现。”
“陛下和臣的理念已经背道而驰了。”
“臣当初请陛下不要 设置诸藩。”
“陛下不仅不同意,就连臣的学生都因此丧命。”
“之后臣又 进行了几次谏言。”
“还有淮西勋贵做大之事。”
“可是无论臣说什么,陛下都听不进去。”
“既然陛下听不进去,臣又何必多说。”
“所以一来二去,臣也就淡了这份心思。”
“所以才会想着要致仕归老。”
“娘娘放心,臣绝对没有什么不敬之意,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马皇后听到刘伯温的话。
也是一脸的无奈。
这个朱重八什么都好,但就是有点认死理。
只要是自己拿定了的主意。
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就连自己有时候劝着劝着,都要跟他大吵一架。
那些 大臣们就更不用说了 。
杨宪为什么能够得到皇帝的 恩宠。
还不是因为他说的做的,都是 皇帝爱听的爱看的。
这些话马皇后 并没有当着刘伯温的面说出来。
尤其是杨宪的事。
本身刘伯温就因为杨宪的事感到诚惶诚恐。
自己当着他的面说出来,岂不是更加的刺激他。
不过现在好了。
有朱雄英在。
这个大孙子似乎能够拿捏住重八的命脉。
想到这里。
马皇后开口说道:
“青田先生不必着急。”
“以后陛下不会如此了,会有转机的。”
刘伯温听到马皇后的话。
不由得一头雾水。
自己很了解朱元璋,就是个一意孤行的性子。
再说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陛下要是真这么容易改性子的话。
自己也不会感到这么担忧了。
现在马皇后这么说,刘伯温怎么都想不明白。
没一会儿,得到女官传话的顺妃就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三岁的朱柏则是被顺妃抱在怀里。
顺妃见到朱元璋和马皇后之后也是行礼道:
“臣妾见过陛下,见过皇后娘娘。”
随后又对着朱标 微微一福。
怀里的朱柏说话都还含含糊糊的。
也有样学样的对朱元璋和众人行礼问好。
听着朱柏奶声奶气的问好声。
逗的在场的所有人哈哈大笑。
尤其是朱元璋,最喜欢这种和睦的气氛。
就连这两天杨宪和胡惟庸带来的烦心事似乎也一扫而空。
整个人的脸上都 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而马皇后怀里的朱雄英却将注意力放在了顺妃怀里的娃娃身上。
看着这个还在冒着鼻涕泡,看起来傻乎乎的小胖子。
朱雄英忍不住在心里想道:
【这就是日后那个胸怀大志。】
【并且以济世安民为己任。】
【才情无双的湘王朱柏?】
【谁能想到小时候居然会是这副模样。】
【这尼玛人设真是崩了一地啊!】
【现在这副模样,将来肯定会成为他的黑历史。】
而朱元璋和马皇后等人在听到朱雄英的话之后。
脸上的表情虽然没有变化。
但是心底却泛起一阵古怪。
这胖小子还有这等本事?
随后朱元璋对着朱柏招了招手:
“小十二,到父皇这里来。”
顺妃听到朱元璋的话,赶紧把朱柏放到地上。
三岁的小朱柏憨态可掬的朝着朱元璋的方向慢慢的晃悠过去。
快走到朱元璋身边的时候。
被朱元璋伸手一把抱起。
忽然的腾空感让朱柏不由自主的一阵手舞足蹈。
朱元璋则是宠溺的用下颌的胡须扎了扎朱柏的小圆脸。
痒痒的触感让朱柏不由得咯咯直笑。
“小十二,有没有想父皇啊?”
朱元璋开始逗起朱柏来。
朱柏开口说道:
“想了。”
朱元璋笑着问道:
“哪里想了?”
朱柏歪着脑袋想了想,然后指着嘴巴说道:
“这里想了。”
一句话逗得在场的人再次哈哈大笑起来。
“你这哪里是想父皇,你这是想父皇这里的好吃的了。”
朱元璋笑着说道,
“去拿些糕点过来,咱小十二的嘴巴想吃 糕点了。”
很快,太监宫女们便将糕点端了上来。
众人也围坐在一起开始聊天。
只是旁边的顺妃却感到浑身都不自在。
顺妃是最不喜欢人多的场面。
因为人一多就要守规矩。
顺妃的父亲是临川侯胡美。
家世算不上显赫,自己也不是什么大家闺秀。
只是胡美跟着朱元璋打了天下之后。
朱元璋大赏有功之臣,家世才跟着起来的。
所以顺妃一直都不太习惯宫里的规矩。
今天要不是朱柏年纪太小。
交给女官带过来自己不放心。
顺妃是不会选择自己也过来的。
眼见得所有人都在有说有笑。
顺妃一句话都插不上嘴,自然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马皇后作为后宫之主。
自然知道这些妃嫔们的性格。
眼前的这个 顺妃也不例外。
看着浑身不自在的顺妃。
马皇后一脸嗔怪的说道:
“自家人坐着聊聊天,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必 这么拘谨。”
对于马皇后,顺妃还是十分尊敬的。
对于她的话,顺妃自然也是言听计从。
所以在听到马皇后的话之后。
顺妃立刻就变得眉开眼笑 起来。
小声谢恩之后。
便拿起身前的糕点开始没心没肺的吃了起来。
在马皇后怀里的朱雄英看到顺妃的这番作态很是意外。
以往的印象当中,后宫之人哪个不是心机满满。
为了上位不择手段。
没想到在宫中还能见到这般真性情的女人。
此时朱元璋一边都逗着怀里吃糕点的朱柏。
一边跟朱标说道:
“如今宰相的位置 悬而未决。”
“标儿你觉得谁更合适这个位置?”
被马皇后抱着的朱雄英听到这话心里却有些疑惑。
现在大明的左右丞相不是杨宪和李善长吗?
怎么皇爷爷会问出这样的话。
宰相位置悬而未决?
难道是杨宪事发了?
朱雄英随即推算了一下时间。
心中便了然。
因为从时间上看,也差不多到了事发的时候了。
朱标听到朱元璋的话。
认真的思索了一番后 说道:
“儿臣觉得可以让青田先生 来担当此任。”
朱标的回答让朱元璋的眉头微微一皱。
既没有赞赏,也没有否认。
而是开口问道:
“标儿为什么觉得青田先生会是一个好的选择呢?”
朱标回道:
“父皇,儿臣知道杨宪欺上瞒下,打压同僚。”
“是个罪大恶极之人。”
“并且他还是青田先生推荐上来的。”
“不过这一点,儿臣觉得父皇不能怪罪青田先生。”
“谁能想到杨宪贼子竟然隐藏的如此之好。”
“把青田 先生都给骗过去了。”
“儿臣觉得青田先生顶多也就是个识人不明的罪过。”
“算不得什么大错。”
朱元璋闻言脸上没有露出表情变化。
心底却是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别说是刘伯温了 。
就连自己都被那杨宪骗了这么多年。
要不是自己的好孙儿,恐怕到现在自己还被蒙在鼓里。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瞟了一眼安静的呆在自家妹子怀里的朱雄英。
眼神中满是宠爱。
这时,朱标接着说道:
“更何况青田先生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
朱元璋闻言笑道:
“什么作用,说来咱听听?”
朱标同样笑着说道:
“父皇曾经教过儿臣。”
“朝堂之道,在乎一个制衡。”
“不能让一家独大,也不能让一家独小。”
“更不能让所有的官员都抱成一团。”
“否则就会危害江山社稷。”
“淮西勋贵向来进退一体。”
“在朝堂上颇有些想要坐大的趋势。”
“青田先生则和淮西勋贵向来 不和。”
“所以儿臣觉得,如果 需要一个人来制衡这些淮西勋贵。”
“青田先生简直就是那个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听到朱标的话,朱元璋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咱的标儿果然非同凡响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