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弘李治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当朝太子,只会闯祸精品小说》,由网络作家“青叶7”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我,当朝太子,只会闯祸》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青叶7”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李弘李治,小说中具体讲述了:多彩。而且据史书记载:李治年间,就曾经发生过一起,宫女把一个琉璃塔不小心摔碎的事件,此事引得李治大怒,望着一地的玻璃碴子心疼不已。但玻璃难道在西域已经拥有了相当高的工艺了不成?李弘对此持怀疑态度,如果西域各国的玻璃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的话,那么母后此刻头上的霞冠就显得有点儿太土气了。毕竟,母后头上的霞冠上有12颗水滴形状的琉璃,13棵花树组成大轮廓,......
《我,当朝太子,只会闯祸精品小说》精彩片段
李弘一听,这尼玛说的不就是玻璃吗?琉璃他知道,西域各国的琉璃工艺原本就要比大唐的工艺高上一筹。
所以无论在长安还是洛阳,这西域各国所制的琉璃更加受富商、达官的欢迎,特别是它们的琉璃制品造型优美,工艺细腻,整体上要比大唐所制的琉璃,看起来更加的靓丽多彩。
而且据史书记载:李治年间,就曾经发生过一起,宫女把一个琉璃塔不小心摔碎的事件,此事引得李治大怒,望着一地的玻璃碴子心疼不已。
但玻璃难道在西域已经拥有了相当高的工艺了不成?李弘对此持怀疑态度,如果西域各国的玻璃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的话,那么母后此刻头上的霞冠就显得有点儿太土气了。
毕竟,母后头上的霞冠上有12颗水滴形状的琉璃,13棵花树组成大轮廓,采用了铜、金、汉白玉、珍珠,以及玻璃,还是那种跟上一世磨砂玻璃似的,不是很透明的玻璃所组成。如此可以想象,这玻璃在这个时代有多名贵了!
如果说这龟滋使者现在能够拿出透明的玻璃来,那么这西域各国可是真的不可小觑了,他们的工业发展可就领先大唐了好多年了呢。
李弘丝毫没有想到,龟滋的使者要是拿出玻璃制的玲珑塔后,会让他所献的礼物显得不值一提。但武媚眉头轻皱,她可是不希望今日有人能够夺走李弘的风头。
李治向来后知后觉,生下来的义阳、高安以及她们的母后萧淑妃还真是绝配一家人,脑子里确实少一根筋,听到龟滋使者的话后,两眼一亮,急忙说道:“快快呈上来与朕欣赏。”
武媚无奈的对着李治翻了个白眼,然后有些担忧的看着李弘,只见李弘面露思索,不像是那种怕被人夺取风头的担忧,心里的袒护也就淡了点儿,看着龟滋使者把两个玻璃玲珑塔放在了案几上。
李弘看到那两个玻璃玲珑塔的第一时间就乐了,自己真是多心了,把西域各国看的太重了,忘了以他们的脑子,是不可能制出完全透明的玻璃来的。
只见这两个玻璃玲珑塔似透非透,就像是白癜风一般,亮一块儿暗一块儿,而且亮的地方就犹如磨砂玻璃般,想要隔着玻璃看清对面的人,恐怕只有在灯光的照射时,隐约间看见个模糊人影儿吧。
多宝玲珑塔乃是与多宝佛,以及药师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所谓度众生、出六道、转轮回。
多宝玲珑也同样预示着大道成佛至圣的简义,今日龟滋使者献上,也是有着一丝对大唐皇帝与皇后正统的尊敬与承认在内。
多宝玲珑塔,也是被人们视为辟邪至宝,能够镇压一切妖影邪魅、弘正气长存。
佛道两家在长安城各有几处庙宇跟道观,两家向来是力争善男信女为自己的弟子,抢夺资源上,官家从来都是不偏不帮,但两家却是希望能够得到官方的支持。
龟滋使者的两座多宝玲珑塔,恐怕也是与长安城新开的一座寺院有关,希望借此与皇家生拉硬拽的扯上一丝关联,以此来打击本土道家的兴盛。
李弘看着多宝玲珑塔的质地不屑的笑了笑,心里大松了一口气,还好这玻璃工艺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发达。
心理战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早有运用,只不过是心理战这个名词并没有同时出现,也同时并没有被人们规范化,被人们所认同为一种学科。
但相对来讲,中国战场上运用心理战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此的境界,也被规划为了谋略一策中,随着谋略的发展,心理学便在发展中成了一门包含在内的小学科。
“炸营”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都是让带兵的将领们最害怕的一件事情,军营乃肃杀之地、生死边缘。随着人们的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的紧绷状态,如果深夜有哪个兵士情绪或者心理不稳定,就很容易出现幻觉,会认为敌军来袭而自己率先穿衣,然后惊动其他人,容易造成兵士自相残杀,军营混乱。这个时候就算是最高将领在此,也往往是很难控制住局面的。
李弘把与李义府的第一次交锋归为了心理战,原本平常的一次相遇被李弘归为心理战,是因为当时两人所处的环境,以及李弘内心对李义府的警惕。加上李义府当时被长孙无忌打压流放,心理同样处于紧绷状态,因此造就两人第一次见面,就产生了不受两人控制的无形暗流。
李弘站在甘露殿门口望着李义府的背影消失在拐角,深深的松了一口气,这家伙太厉害了,笑里藏刀都是如此让人难以招架。如果是那个千古阴人许敬宗,李弘不敢想象以自己现在的境界,是不是能够招架的住而不落下风。
毕竟,李义府在后期执掌中书省时就出现了飘飘然、得意忘形的姿态。由于他出身卑贱,为了让自己能够真正的挤进上层勋贵的圈子,便游说他人修改《氏族志》,其野心可见在当初已经是毕露无遗,最后也是因为他的野心而被下狱致死。
至于许敬宗,城府比李义府更深,更难以让人琢磨,也更懂得隐藏与更懂得如何利用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许敬宗比李义府可是多活了十几年。
李治看着怔怔出神的李弘,悄无声息的走到身后,见他还没有反应,轻轻的在头上拍了下道:“想什么呢?父皇都走到跟前了还未发觉。”
“呃,儿臣见过父皇。”李弘惊醒过来急忙行礼。
李治笑着围着李弘转着圈,突然说道:“你母妃还有王皇后、萧淑妃等人那里你都会送去你制得冰棍儿,为何不见你给你皇兄李忠送去?”
“啊?儿臣……儿臣不知道自己可以去东宫啊?所以就……。”
“朕的太极殿跟甘露殿你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为何会害怕去东宫?你小小年纪难道跟太子有什么间隙?”李治似笑非笑的问道。
李弘小脑袋瓜一震,这事儿自己明显给算漏了。本来他想的是:按照史书记载,李忠不久就会被废,自己呢,最好是不要跟他过多交往,免得到时候被人在身后指责是非。
现在被李治如此一问,李弘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大错特错了,现在自己的行为,反而会更加让人怀疑自己的态度。
于是李弘小脑袋瓜子一转,低声说道:“儿臣怕去了之后,义阳她们会认为我拍太子马屁。”
李弘反应极快的把这事儿归结到了小孩子之间的事情上。这样的借口对他这个年龄来讲,用起来会显得再合适不过。毕竟,小孩子们在一起,谁跟谁好,谁不跟谁好,都是不过夜的事情,第二天见了面还是该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
但同样,也因为小孩子都是童言无忌,李弘为了能够跟义阳等人玩耍,所以就有理由不去拍太子马屁,免得在皇宫被义阳孤立。
果不其然,李治很满意李弘的诚实。轻轻的笑了几声,说道:“走吧,带上你的冰棍陪父皇去看看你皇兄去。再这样下去就太失礼数了,朕原本以为上官仪能把三纲五常的五常都教会你们了,却不想,到现在你还没有学会。”
“仁义礼智信,父皇,儿臣懂得五常,只是……只是……都怨义阳跟高安,哼,再也不给她们吃免费的冰棍了。”李弘跺着小脚,嘴上抱怨着义阳跟高安,要不是她们,自己也不会被父皇责备了。
扬武已经拿过来一篮子冰棍挎在胳膊上,准备前往东宫了。李弘无奈,只好让惊蛰跟猎豹先回去,自己跟着父皇去往东宫。
皇帝出行的仪仗自然是小不了,就算是去往东宫如此近的距离,也是颇为繁琐。等到真正出行的时候,李治跟李弘两人前前后后,已经排满了好几十人。
穿过嘉德门、崇教门,李治携着李弘到达崇教殿门口时,李忠已经率领太子六傅等人,已经在此等候多时。
李治随意的挥挥手,先是与太子的六个老师打过招呼,然后才轮到太子给他行礼,礼仪完毕后,李治拍了拍李弘的小脑袋瓜子,一把把他推到李忠跟前。
李弘仰头看着李忠,李忠已经十三岁了,身型很高很宽,眉宇之间却透露着一股诺诺的气息,看着李弘被李治推出来,竟然差些露出慌乱的神色。
“弘儿见过皇兄。”李弘讨好的对着李忠行礼。
“五弟请起。”李忠急忙示意道。
不知为何,自从第一次跟随王皇后看这个五弟时,他就有点儿发怵这个五弟,而且那个时候的五弟还是婴儿呢,但就是这样,自己只要一碰触到李弘的眼神,他就感到一阵不安,仿佛那双透彻的眼睛能够看穿他的内心一般。
东宫素有小朝廷之说,在整个太极宫的占地面积里,东宫也是占据了三分之一的面积,但里面的建筑相对太极宫还是少了不少。
崇文殿、丽正殿、崇仁殿依次而立,正中的丽正殿则是太子平时处理事务的所在之地,前方正对着的则是李弘他们过来的崇教殿,崇文殿下方则是崇文馆,也是太子受学的地方。
在丽正、崇文、崇仁三殿的后方则是一个小型的花园,假山流水,楼台亭榭等等。穿过这一区域,就是太子的住所,两边则是典膳厨、命妇院、内坊等,再往后就是各种宫殿以及真正的后花园。
李忠小心翼翼的陪同李治走在前面,李治则手里牵着李弘,李弘几次想要挣脱开,都被李治死死的抓住不放。
这倒不是李治想要在李忠跟前,表明自己很疼爱李弘,而是因为李治怕李弘瞎胡闹、瞎跑。万一当着太子六傅的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让自己颜面尽失,到时还得面对御史的弹劾。干脆索性就抓着小家伙,不给他惹祸的机会。
丽正殿显然在李忠入住东宫时经过精心的修缮,整个丽正殿看起来还是高贵典雅,各处风景也不错。
李治示意扬武把臂弯挎着的篮子,递给李忠的太监。然后对李忠说道:“这是弘儿特意给你送来的,朕今日闲着无事,正好就一起过来看看你。”
“儿臣多谢父皇,多谢五弟。”李忠亲自伸手接过来,然后才递给了旁边的太监。
“不客气,皇兄,是父皇心里挂念您,我都没有想到要给您送过来,这是父皇的意思。父皇说天气炎热,自从进入暑天还未曾下雨,您这里避暑的冰块恐怕也不是很多,就吩咐我带些冰棍儿过来给您解解小暑,您应该多谢父皇才是。”李弘小大人般嘚啵嘚啵的把原因说出来。
李忠憨憨的笑了下,再次向李治深深的鞠躬行礼谢过。
自始自终,李忠的眼神一直像是有意在躲避李弘的目光,从来不与他对视,哪怕是偶尔的两人目光相遇,李忠都会飞快的立刻转移视线。
李弘不知道自己第一次打量李忠,给他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原本从小就胆小怕事、性格懦弱的李忠,此时虽然身在东宫,但不代表后宫里的事情他就不知晓,何况王皇后时不时的也会召他入宫叙事。
所以对于李弘现在在皇宫极为受宠一事儿,他自然是知晓的一清二楚,加上这段时间风言风语四处流传,父皇有意废王立武的消息传的铺天盖地、比比皆是。
王皇后与萧淑妃跟五弟的母妃在后宫斗的天昏地暗、不亦乐乎。而这时父皇的态度却是独宠武媚一人,这也让李忠原本就不怎么稳固的太子之位,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作为王皇后与武媚相斗间手里最大的依仗,王皇后可是视他李忠为重要的砝码,因为他的存在,也让王皇后在失宠李治后,还存有底气跟武媚继续宫斗下去。
但显然李忠不这么认为,天生的懦弱性格,加上李弘跟他母妃的异军突起,在整个皇宫占据了完全的上风下。李忠此时则是每天都过的提心吊胆,生怕哪一天自己不明不白的被人陷害致死,或者是被父皇废弃。所以也就失去了勇气在李治跟前,替王皇后美言几句,或是说几句武昭仪的不是。
所以,在与小小的李弘交谈中,他的目光不是望着地面,就是望向窗外,从来不会让自己的眼睛与李弘对视,无论李弘做出多么人畜无害的表情,也都无济于事。
这所有的一切自然被李治瞧在眼里,当初自己的懦弱则是因为父皇的强势,如果不是舅舅长孙无忌等人极力推荐,恐怕现在坐在皇位上的就是青雀或者青雀的儿子了。
李治不由的在心里叹口气,他痛恨自己性格上的懦弱,就像现在他无论怎么看李忠,都觉得非太子最佳人选,跟自己太像了,甚至是比自己还懦弱,面对一个三岁小孩儿竟然都会举止慌张失措!
心里原本还不是很浓的废王立武、废忠立弘念头,在两兄弟的交谈中,一点儿一滴的变得坚定起来。加上今日在甘露殿,李义府明里暗里的示意以及推荐,都让李治觉得,废王立武或许此时就是最恰当的时机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