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最后还是打消了念头。
一来齐衡如今实在是联络不上,二来,侯府的事,还是莫要牵扯外人。
总归,她相信齐衡,只要沈书仪松口,那他肯定无后顾之忧娶自己。
等待的时间显得尤为漫长,索幸,她还是熬过来了。
一大清早,她就醒了,开始着手准备入宫的事。
她虽是侯府二小姐,可十几年了,入宫的次数屈指可数。
上次入宫她满心以为是接沈书仪的尸体,装扮的干净素朴,半点没有显出她的姿容,这次是入宫看望病愈立功的长姐,半点不能马虎。
好不容易熬到快午时,她立马携了母亲卢氏和长兄沈言一起上马车,直奔宫门。
与此同时,各府贵眷也到了寿康宫,只是临时被告知在御花园那边设宴。
众人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是赏菊宴,虽然往年都是遣宫人把各色菊花搬到寿康宫来欣赏,可太后既然有兴致直接在御花园打棚子设宴,也是一大快事。
众人在太后带头下,纷纷移去御花园。
太后素来节俭,虽然仍旧举办宴会,却并不奢侈,宴席多是以菊花为食,由御厨做成各色点心和茶点,菊花茶就有好多种,甚至还有安排了歌舞和邀请各府贵眷作诗助兴,博得头名者,有彩头。
御花园里,众人兴致正浓,就连平日里不怎么出风头的齐国公夫人今日都格外的积极。
有人便想起了齐国公世子和那位救驾新封县主的亲事,借着酒意还开口打趣了几句。
齐国公夫人不仅不冷脸,还谈笑晏晏,好似很期待这个新封的县主嫁进来。
有人忍不住蛐蛐,说她拜高踩低,以前瞧不上,还想拖到亲事作罢,再谋高门贵女做儿媳,如今倒是乐意了。
还不是想巴结太后。
齐国公夫人柳氏耳力不错,听见,却只装做听不见。
她虽不过问朝堂和国公府的事,却也知道如今多事之秋,祁王之前数次登门,话里话外这桩亲事必须要成。
她虽不懂其中具体厉害,却也知道关键时候不能掉链子。
因而,哪怕不愿意参加这样的宴会,却还是给足太后面子,亲自来了,还捧出一张笑脸,哪怕是装也不能让人看出端倪。
有人询问太后,“怎么不见那位荣安县主?“
“是啊,早就听说那位县主的英勇,来的时候还想着,定然能见上一见的。“
有人跟着起哄。
太后端起菊花酒,带头喝了一杯,才开口,“荣安县主本来是要来的,只是不巧,她母亲兄弟妹妹担心她,早前递了牌子要入宫探视。“
众人面面相觑,有些考虑问题浅的,会觉得那可真不凑巧。
也有人发现了其中的关键,若是真在意那个什么荣安县主,为何不把她的家人也请来?
莫非太后并不看重那什么荣安县主。
可之前分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