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婉儿小翠的其他类型小说《结局+番外我本为官善苍生,奈何君临天下林婉儿小翠》,由网络作家“钦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众人听了,脸上却没有太多的热情,只是敷衍地应和着。他们的眼中满是迷茫和困惑,当初被苏羽坑蒙拐骗过来的地痞流氓们此刻更是心生异心。有人忍不住抱怨道:“我们也不明白,为啥当个土匪会被这么多官兵围剿,平日里欺负咱们的土匪官兵不管,咱们一当土匪,就来了三四波官兵,甚至还出动了战马和甲胄,这到底是为啥啊?”苏羽心中明白局势的严峻,他深吸一口气,说道:“兄弟们,事已至此,我们已无退路。那些官兵不会放过我们,一旦我们投降,不仅自身难保,还可能会连累家中亲人。如今我们唯有团结一心,才有一线生机。”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不断强大自身,总有一天能让那些官兵对我们望而生畏!”苏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兄弟们的处境,他深知当前的困境不仅仅来...
《结局+番外我本为官善苍生,奈何君临天下林婉儿小翠》精彩片段
众人听了,脸上却没有太多的热情,只是敷衍地应和着。他们的眼中满是迷茫和困惑,当初被苏羽坑蒙拐骗过来的地痞流氓们此刻更是心生异心。
有人忍不住抱怨道:“我们也不明白,为啥当个土匪会被这么多官兵围剿,平日里欺负咱们的土匪官兵不管,咱们一当土匪,就来了三四波官兵,甚至还出动了战马和甲胄,这到底是为啥啊?”
苏羽心中明白局势的严峻,他深吸一口气,说道:“兄弟们,事已至此,我们已无退路。那些官兵不会放过我们,一旦我们投降,不仅自身难保,还可能会连累家中亲人。如今我们唯有团结一心,才有一线生机。”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不断强大自身,总有一天能让那些官兵对我们望而生畏!”
苏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兄弟们的处境,他深知当前的困境不仅仅来自外部的官兵追捕,内部的人心涣散更是致命威胁。那些地痞流氓本就是因利益而聚,如今面对重重压力,自然心生退意。但他绝不能让这些人轻易离开,否则自己的力量将更加薄弱。
苏羽绞尽脑汁,思索着应对之策。他明白,此刻需要给这些人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让他们继续留在自己身边。于是,他放缓语气,继续说道:“兄弟们,大家想想,我们如今已被官兵视作眼中钉,就算此刻投降,他们真会放过我们吗?不会!他们只会将我们当作功绩的垫脚石,随意处置。但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有机会反败为胜。到那时,荣华富贵、逍遥自在,岂不快哉?”
众人听了,神色稍有动摇,苏羽趁热打铁:“况且,我们已经踏上了这条不归路,退缩只有死路一条。不如放手一搏,或许还能拼出个未来!”
山洞外,雨还在不停地下着,仿佛老天也在为他的命运而哭泣。
刘忠昌满心欢喜地将李义的首级带回太守府,自以为能借此大功告成、顺利交差。王坤见到那颗头颅时,却顿时怒不可遏。他猛地从那雕花镶玉的太师椅上霍然站起身来,三步并作两步如风般疾走到刘忠昌面前,扬起那宽厚有力的手掌便是一阵疾风骤雨般的暴打。
刘忠昌哪敢有丝毫反抗,只得紧咬牙关默默承受,不敢发出半声求饶。不一会儿,他的脸上便布满了青紫交错的伤痕,狼狈不堪。其余奴仆见此情景,皆战战兢兢地纷纷下跪,身子颤抖如筛糠,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整个大堂鸦雀无声,气氛压抑至极。
“废物,一群没用的废物!这哪是苏羽!”王坤怒声吼道,双眼圆睁似铜铃,额头上的青筋根根暴起,犹如蜿蜒的蚯蚓。说着,便将随着圣旨一同前来的苏羽画像狠狠砸向刘忠昌的脸。
那纸张仿若锋利的刀刃般划过刘忠昌的脸颊,留下一道细微却刺痛的红痕。“这个才是苏羽,你睁大你的狗眼好好看看!如果你再捉不到苏羽,你就不要再回来了,滚出这蜀州,自生自灭!”王坤的怒吼在大堂中不断回荡,声音中充满了威严与愤怒,令人胆寒心颤。
刘忠昌赶忙磕头谢罪,额头上磕出的鲜血汩汩流出,染红了地砖,却也不敢停歇,声音颤抖如秋风中的落叶,向王坤保证道:“大人息怒,下官一定竭尽全力完成任务,若再失手,甘愿受任何严厉惩罚,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绝无怨言!”
虽然皇帝态度冷漠,但苏羽那颗坚定的心从未有过一丝动摇。他深知,想要救林老爷,关键在于皇帝,唯有取悦圣上,方有一线生机。他决心冒险面圣,哪怕冒着触怒龙颜、掉脑袋的巨大风险,也要为林老爷陈情求情。
可皇帝位高权重,又怎会轻易接见他这区区小官。苏羽无奈之下,只好耗费重金向太监打听皇帝的喜好,得知皇帝对诗词情有独钟。
为此,他殚精竭虑,精心创作了一首诗,所谓:
朝堂风云常变幻,忠臣无辜陷泥潭。
愿君慧眼识真相,还得清明在人间。
此诗在当初那位侍郎的暗中协助下,几经辗转,呈到了皇帝的御案。皇帝阅后,心中稍有触动,随即诏见苏羽。
苏羽终于得见皇帝,他跪地叩头,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微臣苏羽斗胆为林大人求情。林大人一生为官清正,忠心耿耿,还望陛下明察。”
皇帝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揣测苏羽此举的深意。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林启贤的案子背后或许牵涉众多。皇帝说道:“诗倒是不错,可还不足以让朕立刻重审。听闻你才华出众,那你再为朕的爱妃吴贵妃写一首诗,若能让贵妃欢心,朕便答应你。”
苏羽一愣,心中暗想这皇帝竟如此昏庸,仅靠一首诗便决定是否重审冤案。但他深知此刻容不得半点犹豫和不满,稍有不慎,不仅救不了林老爷,自己也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于是,苏羽再次行礼,开口吟道:
贵妃娇容胜百花,蛾眉婉转似流霞。
回眸一笑千般媚,帝侧承恩映月华。
舞袖轻扬香满殿,歌喉婉转韵无邪。
情深伉俪传佳话,恩宠长留百姓夸
皇帝龙颜大悦,说道:“好!你的诗甚得朕心,朕便下令重审林大人一案。”
然而,苏羽写诗讨好皇帝以求重审林老爷一案之事传出后,朝堂之上顿时掀起轩然大波。一些臣子私下议论纷纷,认为他是阿谀谄媚的小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更有心思缜密者,猜测苏羽背后是否有其他权贵势力支持,是否想要借此机会在朝堂上崭露头角,争夺权柄。
而那些与尚书关系密切的官员,则趁机煽风点火,试图借此打压苏羽。他们在皇帝面前进言,称苏羽此举有扰乱朝堂纲纪之嫌,不可轻信。
但苏羽全然不顾这些风言风语,一心只盼着林老爷能早日沉冤得雪。
在等待结果的日子里,苏羽一边照料着无家可归的林婉儿和她心力交瘁的母亲,为她们寻觅暂时的安身之所,送来温暖的衣物和可口的食物;一边继续为林老爷的事情奔波忙碌,搜集证据,拜访证人。
林婉儿看着苏羽为了自己的家族这般尽心尽力,不辞辛劳,心中满是感动和愧疚。
“苏羽,都是因为我,才让你陷入如此艰难困境。”林婉儿望着苏羽疲惫却坚毅的脸庞,心疼地说道,眼中满是自责。
“婉儿,莫说此话,我定不会让你和你的家人受苦。这一切都是我心甘情愿的,只要能还你父亲一个清白的,再苦再累我也毫不畏惧。”苏羽坚定地说道,目光温柔而又充满力量,给林婉儿带来了无尽的安慰和希望。
终于,经过一番抽丝剥茧的细致调查,真相水落石出。原来这一切都是尚书精心谋划的诬陷和阴谋。尚书为了扩张自己在朝堂的势力,打压林启贤这一潜在的对手,不惜耗费重金买通证人,煞费苦心地伪造罪证。
当皇帝得知这一真相时,朝堂瞬间陷入了巨大的震动。皇帝心中满是恼怒与懊悔,他深知自己险些被尚书蒙蔽,错判了一位忠臣。但作为一国之君,为了维护皇家的威严和决策的权威性,皇帝不能轻易承认自己的失误。
尚书一方,见阴谋败露,并未坐以待毙。他们迅速秘密聚集在一起,密谋应对之策。尚书深知皇帝的心思,决定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他率先在朝堂上向皇帝请罪,声称自己被下属蒙蔽,误判了林启贤的案子,将责任推到了那些被买通的手下身上,企图减轻自己的罪责。
与此同时,尚书的党羽们在朝堂上纷纷为其求情,称赞尚书往日的功绩,强调他是一时疏忽,并非有意陷害忠良。他们试图营造出一种尚书虽有错,但功大于过的氛围,希望皇帝从轻发落。
而那些与尚书不和的官员们,则趁机对尚书发起猛烈的攻击。他们纷纷上书,列举尚书过往的种种不当行为,指责他长期以来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此次陷害林启贤只是其众多罪行中的冰山一角。他们力谏皇帝严惩尚书,以正朝纲。
苏羽作为揭开真相的关键人物,瞬间成为了朝堂各方势力关注的焦点。一些中立的官员对苏羽的勇敢和智慧表示赞赏,但也担忧他会因此卷入更深的朝堂争斗。
皇帝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若严惩尚书,可能会引发朝堂势力的重新洗牌,影响朝局的稳定;若从轻发落,又难以平息众怒,有损皇家的公正形象。
此时,尚书暗中指使党羽,试图拉拢苏羽。他们向苏羽许以高官厚禄,希望他能在皇帝面前为尚书美言几句,减轻罪责。而苏羽深知尚书的为人,果断拒绝了他们的拉拢。
苏羽在朝堂上慷慨陈词,指出尚书的罪行不可饶恕,若不严惩,难以平民愤,更会让朝堂正义不彰。他的言论得到了不少正义之士的支持,但也进一步激怒了尚书一党。
尚书一党决定对苏羽展开报复,他们散布谣言,诬陷苏羽是为了个人私利才故意陷害尚书,试图抹黑苏羽的形象。
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明争暗斗,权谋交锋,局势愈发紧张复杂。而林启贤在这场风波中,虽然得以沉冤昭雪,但身体却每况愈下,往日的精神抖擞不复存在。
林婉儿只得整日守在父亲的床前,悉心照料,寸步不离。她亲自为父亲熬药、喂药,为父亲擦拭身体,尽着一个女儿的孝道。
苏羽明白,此时并非谈婚论嫁的时机,他默默地在一旁支持着林婉儿,给予她精神上的鼓舞和安慰。他时常送来珍贵的药材和补品,帮助林老爷调养身体。他静静地等待着一切恢复平静,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能够光明正大地迎娶他心爱的林婉儿。
林老爷的病情在众人的悉心照料下逐渐稳定,林府也在有条不紊地运作中慢慢重回正轨。而苏羽在这段时间里,凭借着自己出众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在朝中崭露头角,站稳了脚跟。
然而,苏羽和林婉儿的爱情之路依旧布满荆棘,充满了坎坷。林老爷虽然对苏羽为林家所做的一切心怀感激,但对于他和林婉儿的婚事,心中仍有诸多顾虑。
“婉儿,爹知道你钟情于苏羽,可他如今在朝中为官,官场风云变幻莫测,日后的变数太大,爹怕你受苦。”林老爷忧心忡忡地对林婉儿说道,眉头紧锁,目光中满是担忧。
林婉儿闻言,眼眶泛红,但语气坚定地回道:“爹,女儿此生非苏羽不嫁,他的为人女儿最是清楚,不管将来如何,女儿都心甘情愿,绝不后悔。”
与此同时,朝中一些心胸狭隘的权贵见苏羽风头正盛,深得皇帝赏识,心生嫉妒,于是暗中勾结,开始设计陷害他。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环环相扣的阴谋。他们先是诬陷苏羽在处理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时贪污公款,中饱私囊。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买通了工程中的关键人物,篡改账目,制造出苏羽贪污的假象。接着,他们又伪造证据,称苏羽与敌国私通,泄露朝廷机密,意图颠覆国家。这些罪名一旦坐实,苏羽不仅会被罢官,甚至可能面临满门抄斩之罪。
面对如此严重的诬陷,苏羽深知自己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但他并未慌乱,而是冷静思考,分析局势。
他明白,直接与这些权贵正面冲突绝非明智之举,必须暗中寻找证据,揭露他们的阴谋。苏羽首先从水利工程的账目入手,他发现账目上的数字虽然被篡改得十分巧妙,但仍有一些细微的破绽。他不动声色,私下秘密联络了负责工程的几位底层官员。
苏羽对其中一位官员说道:“我知晓你们也是被逼迫的,若能助我拿到真实账目,不仅既往不咎,还会有丰厚赏赐。若执意与那权贵同流合污,待我翻身,你们可没有好果子吃!如今这局势,我若倒了,他们下一个要对付的恐怕就是你们,你们好好想想吧!”
几位官员面面相觑,心中惶恐不安。他们深知苏羽所言不虚,若是继续助纣为虐,日后必然没有好下场。最终,他们被苏羽说服,成功获取了他们的支持,拿到了真实的账目副本。
对于通敌叛国的罪名,苏羽深知这是对方的致命一击,必须谨慎应对。他故意在朝堂上表现出对这一罪名的愤怒和无奈,让对手误以为他已乱了阵脚。
而在私下里,苏羽通过仔细调查,发现其中一位权贵的夫人曾与外男有过不清不楚的传闻。他利用这一秘密,派人暗中将此事透露给另一位权贵。那权贵听闻后,心中顿生嫌隙,对其合作伙伴产生了怀疑。
接着,苏羽又买通了一位在宫中颇具影响力的太监,让他在皇帝面前不经意地提及这两位权贵近来在宫中的眼线活动频繁,引起皇帝的警觉。
同时,苏羽故意在一些公开场合对其中一位权贵表现出过分的亲近,让另一位权贵误以为他们已经结盟,从而心生嫉妒和不安。
此外,苏羽利用林府提供的大量金钱,买通了一位擅长挑拨离间的谋士。谋士按照苏羽的授意,分别给两位权贵送去似是而非的消息,让他们对彼此的行动产生误解。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苏羽安排人在两位权贵共同出席的宴会上,故意让一位歌姬唱了一首暗示背叛和权谋的曲子。歌姬的眼神和动作都刻意针对两位权贵,使得他们当场脸色大变,互相指责。
于是,这两位权贵之间的嫌隙越来越深,开始互相猜忌,进而发展到公开互相攻击,朝堂之上一时混乱不堪。而苏羽则趁此良机,不动声色地暗中收集证据。
在朝廷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满朝文武齐聚,气氛庄重而严肃。皇帝高坐龙椅,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
苏羽身着朝服,神色平静,但心中却波澜起伏。他知道,这是他绝地反击的关键时刻,必须一击即中,不容有失。
会议开始,众大臣们纷纷就各项政务发表见解。待到讨论稍歇,苏羽深吸一口气,迈出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关乎朝廷纲纪,社稷安危。”
皇帝微微挑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苏羽目光坚定,声音洪亮:“近日来,臣遭奸人诬陷,蒙受不白之冤。然臣坚信陛下圣明,定能洞察真相。”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寂静,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苏羽接着说道:“那所谓水利工程贪污之事,账目虽被篡改,看似天衣无缝,但臣仔细核查,发现其中多处破绽。其一,工程用料数量与实际支出不符,存在虚报之嫌;其二,款项流向不明,诸多款项去向模糊,显然是被人刻意隐匿。”
他边说边呈上精心准备的账目对比和分析,让众人一目了然。
“再者,那通敌叛国之罪名,更是无稽之谈。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然有人伪造臣与敌国通信,笔迹虽相似,却难掩模仿痕迹。且臣调查发现,这背后乃是有人买通高手所为。”
此时,朝堂上已有大臣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苏羽继续说道:“此等阴谋,不仅欲加害于臣,更是扰乱朝纲,破坏朝廷公正。若此风不除,日后忠臣寒心,奸佞当道,国家如何长治久安?”
他停顿片刻,观察着皇帝的脸色,见皇帝神色凝重,若有所思,心中稍定。
“臣深知,此事背后定有势力暗中操纵。其目的不仅在于打压臣一人,更是妄图左右朝廷决策,谋取私利。若不彻查,朝廷威严何在?律法何存?”
苏羽环顾四周,目光扫过那些曾参与陷害他的权贵,眼中充满了决绝和威严。
“臣恳请陛下,下令严查此事,还臣清白,以正朝纲,安天下民心!”
此时,朝堂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皇帝沉默片刻,终于开口:“苏羽所言,朕会详加调查。若真有冤情,定不姑息陷害之人!”
苏羽再次叩头谢恩,心中却明白,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斗争或许更加激烈,但他已做好了准备,为了正义和清白,不惜一切代价。
在这个过程中,苏羽巧妙地将个人冤情与朝廷大局联系起来,既强调了自己的无辜,又突出了整顿朝纲的重要性。
他深知皇帝对权力的掌控欲和对朝廷稳定的重视,以此为切入点,增加了自己成功翻盘的筹码。同时,他的言辞既坚定有力,又不失对皇帝的尊重和忠诚,让皇帝亲自下了严惩。
最终他化解此次危机。
“追!别让他们跑了!”追兵们纷纷朝着李义的方向追去,马蹄声在雨中显得格外急促。
李义等人边跑边往地上扔石块、树枝,试图阻碍追兵的速度。但追兵们训练有素,丝毫不为所动,紧紧咬在他们身后。
雨越下越大,李义等人的衣衫早已湿透,沉重的雨水让他们的步伐变得愈发艰难。然而,李义心中的信念却越发坚定,他知道,只要能多拖延一刻,苏羽他们就多一分安全。
李义身旁的一名兄弟不幸被一根横出的树枝绊倒,重重地摔在地上。还未等他起身,一支利箭便呼啸而来,直直地射进他的后背。
“兄弟!”李义悲呼一声,迅速回身将他扶起。
那兄弟脸色苍白,气息微弱地说道:“李大哥,别管我,你快走!”
李义咬了咬牙,眼中满是决绝:“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
说罢,背起受伤的兄弟继续奔跑。
他们跑到一处山谷之中,却发现退路已被追兵截断,前后左右皆是黑压压的追兵。
“给我杀!一个都别放过!”追兵头目一声令下,骑兵们如潮水般涌了上去,喊杀声震耳欲聋。
李义将受伤的兄弟轻轻放下,握紧手中长刀,怒目圆睁,大声吼道:“兄弟们,今日咱们虽身陷绝境,但也要让这些狗贼知道咱们的厉害!咱们侠肝义胆,死又何惧!”
李义与兄弟们背靠背,形成一个小小的防御圈,奋力抵抗着如狼似虎的追兵。
刀光剑影交错,鲜血在雨中飞溅,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李义勇猛无比,每一刀都带着必死的决心,砍倒一名追兵,自己的肩膀也被砍了一刀,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但他依旧咬紧牙关,拼死抵抗。
李义此时已经陷入了重重困境。他们被刘忠昌的追兵围堵在一处山谷之中,尽管奋力抵抗,但毕竟寡不敌众,伤亡惨重。
李义手持长刀,浑身浴血,却依旧勇猛无畏,口中高呼着:“今日就算死,也要多拉几个垫背的,绝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那惨烈的厮杀声在山谷间回荡,仿佛一曲悲壮的战歌。
苏羽带着众人逃至安全之地后,找了一个山洞暂时躲避风雨。他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脸色苍白却目光坚定。心中始终牵挂着李义的安危,每一次想到李义挺身而出引开追兵的场景,他的心就像被重锤狠狠敲击,疼痛与愧疚交织。
他深知李义可能已经凶多吉少了,但内心深处仍留存着一丝希望,希望官兵会拿李义来威胁自己,这样至少证明李义还活着。李义是为了救大家才陷入如此绝境,若不能将他救出,自己这辈子都难以心安。
苏羽缓缓站起身来,望着洞外如注的暴雨,任由雨水无情地打在脸上,仿佛这样的冰冷能让他更加冷静和清醒。他紧握着双拳,眼中燃烧着愤怒与决心的火焰,暗暗发誓:“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我都一定要救出李义,还要让那些丧心病狂的追捕者付出惨痛的代价!”
“兄弟们,”苏羽的声音在山洞中坚定地响起,带着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李义兄弟为了我们舍生忘死,以命相护。这份情义,重于泰山。今日我们所遭受的屈辱,他日必当加倍奉还!我们要忍辱负重,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雪前耻!”
苏羽和林婉儿的幸福生活并未持续太久,边境战事突起,敌国大军压境,来势汹汹,国家瞬间陷入了万分危急的存亡之境。
皇帝心急如焚,于朝堂之上颁下诏令,在朝中选拔能臣良将,前往边境抵御外敌。苏羽深知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奔赴前线。
然而,苏羽的请缨之路却布满荆棘。尚书一脉的政治集团,因之前陷害苏羽不成,对他怀恨在心,此时更是不择手段地百般阻拦。
“苏羽,你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子,这等军国大事,岂容你逞强出头!”尚书一派的官员李进阴阳怪气地说道,其眼神中满是不屑与嫉妒。他深知苏羽若在边境立下战功,尚书一派在朝中的地位将受到极大威胁。
“哼,边境战事复杂凶险,你以为凭你就能扭转战局?别到时候丢了性命还连累我朝大军。”另一官员王佑也跟着附和,他斜睨着苏羽,心中盘算着如何打压这个出头的新秀。王佑乃是李进的党羽,平日里靠着尚书一系的势力在朝堂上作威作福。
苏羽据理力争:“国家危亡之际,身为臣子,岂有退缩之理?我虽年轻,但有报国之心,还望诸位大人莫要阻拦。”
李进冷笑道:“苏羽,你莫要以为在朝中稍有薄名,就不知天高地厚。这战事可不是你能随便插手的,你若执意前往,小心有去无回。”他深知,若苏羽在战事中立功,尚书一派的势力必将受到削弱。于是,他决定联合其他党羽,共同阻止苏羽出征。
王佑也在一旁煽风点火:“就是,你这一去,若是败了,岂不是让我朝颜面扫地?朝堂诸公对此事可是坚决反对,你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他揣摩着尚书的心思,一心想要阻止苏羽出征。
苏羽毫不退缩,义正言辞道:“我苏羽一心为国,何惧生死!王大人若执意阻拦,莫非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心思?莫非是怕我立了战功,威胁到他的地位?还是说大人与敌国有什么暗中勾结,才不愿让我等忠良之士前往抗敌?”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李进和王佑脸色骤变,他们没想到苏羽竟敢如此大胆猜测。
李进急忙反驳道:“苏羽,你休要血口喷人!尚书大人忠心耿耿,岂容你这般污蔑!你这分明是为自己的急功近利找借口。”
王佑也跟着喊道:“陛下,苏羽信口雌黄,居心叵测,当治其罪!”
这时,朝堂上其他一些中立的官员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认为苏羽年轻气盛,但勇气可嘉;有的则担心苏羽此番言论会引发朝堂内乱。
皇帝的脸色愈发阴沉,心中也在权衡着利弊。他深知尚书一派在朝中势力庞大,但苏羽的话也让他心生疑虑。
李进见皇帝犹豫,再次进言:“陛下,苏羽如此狂妄,若让他带兵出征,恐怕会不听调遣,擅自行动,危及整个战局。”
王佑也说道:“陛下,臣以为应当选派尚书大人推荐的将领,他们经验丰富,定能保边境平安。”
就在这时,兵部侍郎李方鸢站了出来:“陛下,苏羽虽然年轻,但他的才能和忠心有目共睹。如今边境危急,应当给有志之士一个机会。况且,若尚书大人推荐的将领真有把握取胜,为何之前不主动请缨?”
这番话让朝堂上的局势更加复杂,各方势力都在等待皇帝的最终决策。
皇帝沉思片刻,终于开口:“苏羽,你虽主动请缨,但朕需对你多加考察。若你能在三日之内,拿出一份详细的边境作战方略,让众大臣信服,朕便许你带兵出征。”
苏羽毫不畏惧,朗声道:“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朝堂上的这场争端暂时平息,但各个政治集团背后的政治交换才刚刚开始,当然这并不是现在的苏羽能够触碰到的。
苏羽回到家,踏入府门,只见林婉儿早已在正厅等候。朝堂上的消息传得飞快,林婉儿身为当事人的至亲自然也是知晓了。她身着素衣,面容憔悴,眼中满是忧虑与不舍。
苏羽见此情景,心中一酸,走上前轻轻握住林婉儿的手,柔声道:“婉儿,我已在朝堂上向陛下请缨出征,不日便要奔赴边境。”
林婉儿听闻,泪水瞬间夺眶而出,声音颤抖地说:“夫君,此去前线,烽火连天,妾身心中实在担忧。但妾身知晓,夫君心怀家国,此乃大义之举,妾身不能阻拦。”
苏羽将林婉儿拥入怀中,轻声安慰道:“婉儿莫哭,为夫此去定当奋勇杀敌,保家卫国。你在家中要照顾好自己,切莫过度忧伤。”
林婉儿抬起头,泪眼朦胧地望着苏羽,哽咽着说道:“夫君放心,妾身会谨守妇道,操持好家中事务。只是这战场凶险万分,夫君定要多加小心,切不可意气用事。”
说罢,林婉儿从怀中取出一枚平安符,小心翼翼地为苏羽系在腰间,哽咽着说:“这是妾身前往寺庙为夫君求来的平安符,愿它能护佑夫君平安归来。”
苏羽感动不已,轻抚着林婉儿的秀发,深情地说道:“婉儿的深情,为夫铭记于心。待我凯旋而归,定与你长相厮守,永不分离。”
林婉儿强忍着泪水,努力挤出一丝微笑,说道:“妾身相信夫君定能旗开得胜,妾身会日日在府中为夫君祈祷。”
两人相拥许久,苏羽才不舍地松开林婉儿,转身准备踏上征程。
就在此时,林老爷也匆匆赶来。他看着女儿失魂落魄的样子,心疼不已。
林老爷走上前,轻轻拍了拍林婉儿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婉儿,莫要太过伤心。苏羽此举,乃是大义所在,为父相信他定能平安归来。”
林婉儿抽泣着说:“爹,女儿心中实在担忧。”
林老爷安慰道:“苏羽这孩子有勇有谋,且心怀壮志,此去虽险,但未必不能建功立业。你身为他的妻子,当坚强起来,莫要让他有后顾之忧。你要相信,吉人自有天相。”
林婉儿点了点头,努力止住泪水,说道:“女儿明白,定会谨遵父亲教诲。”
苏羽再次望向林婉儿和林老爷,眼神坚定,而后毅然转身,踏上了征程。林婉儿望着苏羽远去的背影,泪如雨下,直至身影消失在视线之中,仍久久伫立在门前,心中默默祈祷着夫君平安归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