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洛云宜舒征敛的其他类型小说《穿成老妇后的古代农家养娃日常洛云宜舒征敛完结版小说》,由网络作家“小懒懒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可不能再留了,不然小妹的时间还要分给大哥他们,吃亏的事情他可不做。看着哥哥嫂嫂们离开,洛云宜又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直到屋子里小石头开始嚎叫,她才回神一般地关上院门,把门闩锁好,进屋去哄娃。两天时间,看着从空屋子到现在初现生活气息的新家,洛云宜心里感慨万千。突然感觉穿越其实也没那么糟糕,至少这里有疼爱她的亲人。反正在外人看来,她就是原主。穿越非她所愿,她也不是故意占别人的身体,原主已经不在了,她过来也免了她的亲人们难过。至于之后的相处,她也会用真心换真心,若是一直深究一些本就无解的事情,日子还过不过了?新的一天,依旧从有些兵荒马乱开始。醒来先给小崽子换了尿戒子,然后给他和半碗米粉,喂孩子吃完第一顿食物。洛云宜又带上手套,开始搓洗换下来的...
《穿成老妇后的古代农家养娃日常洛云宜舒征敛完结版小说》精彩片段
可不能再留了,不然小妹的时间还要分给大哥他们,吃亏的事情他可不做。
看着哥哥嫂嫂们离开,洛云宜又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直到屋子里小石头开始嚎叫,她才回神一般地关上院门,把门闩锁好,进屋去哄娃。
两天时间,看着从空屋子到现在初现生活气息的新家,洛云宜心里感慨万千。
突然感觉穿越其实也没那么糟糕,至少这里有疼爱她的亲人。
反正在外人看来,她就是原主。
穿越非她所愿,她也不是故意占别人的身体,原主已经不在了,她过来也免了她的亲人们难过。
至于之后的相处,她也会用真心换真心,若是一直深究一些本就无解的事情,日子还过不过了?
新的一天,依旧从有些兵荒马乱开始。
醒来先给小崽子换了尿戒子,然后给他和半碗米粉,喂孩子吃完第一顿食物。
洛云宜又带上手套,开始搓洗换下来的尿戒子,让她直接上手暂时还接受不了,隔着手套还能勉强接受。
在舒子英过来之前把尿戒子全部洗完晾起来。
洛云宜才开始打理自己的卫生。
她也不知道自己穿越到历史上哪个朝代的时期。
记忆里这里是凌安王朝,皇帝姓尹。
她学过的历史里辣椒是明代后期才传入国内,在此之前是没有辣椒的,辣味的主要来源是一种叫做茱萸的植物。
而且这里还有炒菜,各种饮食文化也很发达,所以各种调味料都买的到,现代的很多食材都能在铺子里找到。
要说和历史上的古代有什么相似之处,那就是一些调味料卖的很贵。
依旧是先编辫子再盘发,交领窄袖上衣,齐腰襦裙。
外出做客时的衣物袖口比日常的宽,领口袖口也会绣花装饰。
若是下地劳作,就会穿裤子,这种裤子大多宽松,女子还会在裤子外再围一条半裙,长度到小腿以上膝盖以下。
风格很类似历史上的宋朝平民装束。
今天洛云宜没有下地的打算,所以穿了一件蓝色的上衣,裙子是接近蓝黑的颜色。
料子是细棉布,买回来用蓝草自己染的颜色。
听到敲门声的时候洛云宜正在生火煮饭。
今天她打算煮绿豆稀饭。
绿豆比大米耐煮,昨天晚上她就提前用水泡着。
门外舒子英紧张地抓着自己的辫子,心里忐忑得很。
“你就是子英吧,果然女大十八变,长得真好看。”看到门外明显紧张的年轻女孩,洛云宜好像看到了当年那个刚上班的自己。
所以她的语气也很柔和,毕竟还得让小姑娘帮忙看娃呢。
“婶娘好,我就是子英。”看到洛云宜脸上的笑容,好像突然也没那么紧张了。
“快进来,小石头已经醒了,你帮我看着,别让他爬出这个房间就行。”
灶上还有火,她得继续去看着。
“没问题,婶娘你去忙。”没有一上来就拉着她问话,舒子英更放松了。
看着几乎铺满了整间屋子的竹席,席子上摊着一张小被子,一个有些胖乎乎的小孩儿正在挥动着四肢。
没人陪他玩,他自己也玩的起劲。
把鞋子脱掉,只穿着足衣(袜子)踩在竹席上,打算做一个合格的看娃人。
有人看着娃,洛云宜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水开了用木勺搅动锅里的大米和绿豆,确定没有粘锅,灶膛再加一根木柴烧着,她转身往后院走去。
而且书法也是一门技术嘛,多掌握些技能总是没错的。
洛云宜一边缝孩子的口水兜,一边杂乱地想着事情。
这个朝代一千文为一贯钱,也就是一两银,不过铜钱换成银子,钱庄是要收取手续费的,一两银收十二文,也就是一千零十二文换一两银。
不过钱也值钱。
在村子里生活,节省的人家一年能做到只用一两银,那可是一大家子人一起。
但是洛云宜觉得自己做不到。
菜可以自己种,但是肉得买啊!
猪肉价格在12到20文之间浮动;羊肉25文到30文;兔子肉和羊肉是差不多的价格;牛肉35到45文。
不过牛肉几乎不用考虑,这个年代牛特别珍贵,律法规定不得私自宰杀健康的牛,即使有牛肉,几乎也不会出现在市场上。
餐桌上常见的还有鸡鸭鱼肉,鱼肉最便宜,十文钱一斤,鸡鸭二十文左右。
不说多,一个月总得吃三四次肉吧,几种肉轮流着,一个月开销最少也是七八十文。
一年光买肉就得一两银。
还不算其它开销。
所以她暂时还真不能躺平享受生活。
不吃肉是不可能的,那就得尽量减少买肉的花销。
比如说,在家挖个鱼塘养鱼,鱼苗自己去河里捞,要是养成了就不用花钱买鱼。
反正河里捞不到大鱼,小鱼苗还是不少的。
村里人都说河里肯定有鱼,只不过是大家都没捞着而已。
鸡家里也养了,八只鸡仔,大嫂说里面有六只母鸡,两只公鸡。
如果都能养大,吃鸡蛋是不愁了,甚至可能还有剩余的可以拿去卖。
等这些鸡养大一些,洛云宜准备再买些鸡回来养。
养猪味道实在太大,而且猪越大,需要的食物也越多,她暂时不打算养猪。
那猪圈空着也是空着,再养些鸡也不错。
这样鸡肉也不用出去买了。
不多时,洛云宜已经缝好了三个口水兜,这东西好缝,完全没有技术含量,一块布加一根布条,布条的长度得能绕着孩子的脖子打结那么长。
洛云宜直接拿了一块打算给小家伙带上。
脖子上有东西,小家伙不乐意,挣扎着不让洛云宜给他系上。
挣扎中他的口水又流出来。
给孩子擦口水的时候,洛云宜好像看到了孩子牙龈上有一点白点。
捏住孩子嘴巴看了一下,洛云宜惊喜:“哎呀,小石头你长牙齿了。”
以后可不能说他是无齿之徒了。
“真的?”舒子英也好奇地凑过来看。
“真的,刚冒头,难怪他总是流口水。”洛云宜很高兴。
她在现代的时候爸妈都不疼她,所以她是没打算结婚的。
但是对于孩子,她还是喜欢的。
毕竟幼崽是人类的未来希望嘛。
她没有孩子,但是她朋友有啊,她朋友说过,孩子长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因为长牙期间孩子的体温可能会升高,个别还会出现发烧的可能。
而且这个阶段孩子可能会食欲下降,夜里睡的不安稳,反正就一个意思,要多关注孩子的变化。
“你陪他玩一会儿,晚饭我去做。”得给孩子蒸个蛋羹,庆祝他长牙齿了。
长牙好啊,以后能吃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至于她们两个,就一人一个馒头,再加一个红薯,捞一块泡菜拌一拌,一顿饭也就成了。
这样简单的伙食,其实也算的上不错。
除了农忙的季节,很少人会吃干的,早上要干活,朝食会吃的好一点,这样才有力气。
今天这一桌子菜可是她看着洛云宜做出来的,不管如何,请客的诚意是很足的。
“大家吃的满意就不是破费。”洛云宜招呼大家动筷子。
弯弯绕绕的客套话她说不好,还是吃饭吧。
吃饭好啊,不用说话。
天气热,又在厨房里待过,本来洛云宜以为自己会没有胃口。
但是她低估了这个时代完全没有化学农药和高科技催生的原生态食品有多好吃。
明明做法还是老样子,甚至因为调料不全,她好多步骤都省略了,但是味道真的很好。
盛鸡汤的时候她用木勺把上面漂着的油撇开,略微发黄的白汤带着悠长的香味,是喝了一碗还想再来一碗的程度。
席间也是大嫂她们在聊,洛云宜时不时地应和几句,都是认识的,大家也知道洛云宜的性格就是这样。
也没谁觉得被慢待了,说说笑笑地很自在。
女眷这边不饮酒,吃饭的速度就快些,院子里的男客聊的更开怀,赶在天黑前才收了场。
厨房里一应东西都被收拾了清洗干净,洛云峰一行人也要准备离开了。
几个男人各自从怀里摸出一个小荷包递给洛云宜。
都不用拆开看,洛云宜就知道里面肯定装的是钱。
她摇摇头,不准备收。
“别劝,哥哥们已经帮了我很多了,一应家具也帮我付了银钱,我手里的钱暂时还够生活。”
看着几个哥哥嫂嫂都投来不赞同的目光。
洛云宜坚持:“反正我不收,要是以后真过不下去了难道我会忍着?该麻烦你们的时候我可不会手软。”
反正就一个意思,今天这钱她不收。
不过心里也很温暖,为有这样的家人感到无比地庆幸。
“行了,赶紧走吧,等会儿又天黑了,跟爹娘说,我好着呢,秋收之前我会回去看她们的。”
说着把手里准备好的灯笼递过去,再不走天可真要黑了。
洛云峰兄弟几个你看看我我瞅瞅你,眉眼官司打了半天,最后还是没有出头鸟。
得,四个哥哥没一个犟得过这个妹妹。
“行吧,不收就不收,有需要记得一定开口。”最后还是大哥出来做了决定。
真不知道小小一个个子,认定了事情怎么就那么固执,明明平时那么好说话。
“知道的,我是那种会委屈自己的人吗?”要是受得了委屈,她压根就不会搬出来住。
不仅受不了委屈,眼里还揉不得沙子。
这倒也是。
兄弟几个都是看着她长大的,还以为成亲之后妹子变温柔了,现在遇到事了才知道,还是那个性格。
这样也好,至少不用担心洛云宜委屈自己,至于别人会不会委屈,就让别人的哥哥操心吧。
“那我们走了,萌萌你来镇上记得来我那儿歇脚啊。”三哥洛云白接话,他就住在镇上,随时都在。
这话说的,洛云仞不干:“凭什么去你那儿?我也在镇上,萌萌来我那儿。”
洛云宜和洛云峰对视一眼,兄妹两人眼神和表情传达着同一个念头:怎么又开始了。
“好了,有空我都去,行了吧,我都快四十了,在外面别叫我小名。”
萌萌,那么可爱的名字,和她的年龄根本不符好不。
说来也是神奇,不管是长相,还是名字,甚至连手上的痣,小名,她和原身都是一样的配置。
也是过于巧合了。
“那你可记着啊,要是你只去他那儿没过来我这,我可是不依的。”洛云白傲娇地仰着下巴,为了避免大哥二哥争宠,这次倒是接过了灯笼,率先走在前面。
还有南瓜,嫩瓜摘下来切片晒干,炒肉也好吃。
小石头这会儿又睡着了。
洛云宜干脆把篮子放在堂屋门口,孩子放在里面睡觉。
只在肚子上给他搭了一块布巾。
把自制的蚊帐仔细地罩住篮子,然后坐在堂屋门前的屋檐下,准备开始清洗黄瓜。
(为了方便阅读,只在介绍的时候用古代的名字,后文出现默认古人听时自动翻译成该朝代的称呼)
十多斤,一共四十五根黄瓜。
换了一次水,洗了两遍,洛云宜把菜板菜刀都拿出来,一边守着孩子,一边切黄瓜。
一根黄瓜从中间切开,一分为四。
去掉中间的嫩籽部分。
这一部分当然也要仔细放好,等会儿空口吃也好,加白糖吃也不错。
黄瓜不用去皮,去掉嫩芯部分之后,洛云宜选择再把黄瓜切成长度四五厘米,宽度一厘米左右的黄瓜段。
以后从坛子里夹出来就能吃,不用到时候再改刀。
切好一盆之后,洛云宜就用粗盐腌黄瓜,起码得腌一个小时以上。
把黄瓜里面的水分腌出来,才能进行下一步。
光是洗好的黄瓜就装了好大一盆。
洛云宜也不着急,就坐在门口慢慢地切。
她不怕麻烦,就怕自己没事做。
在现代的时候她就愿意动手尝试新东西,来到这个陌生的时代之后,她更是不想让自己太闲。
闲着就容易胡思乱想,还是让自己保持着有事做,但不劳累的程度就刚好。
舒子英把茄子背回来之后跑回自己家里把菜板菜刀拿过来,准备和洛云宜一起切菜。
“你切茄子吧,我们争取今天把它们都切出来。”
这几天天气好,像这样的大晴天,最多两天就能把茄片晒的透透的。
舒子英点头,默默地开始动作。
虽然她很少做饭,但是切菜她是会的。
切茄片也不需要很多技术,注意厚度别差太大就行。
同样是先清洗,然后就坐下来慢慢切。
花了一早上,洛云宜才切好两盆黄瓜细条。
舒子英切的茄片切好了就直接倒在晒垫上晒着。
晒垫也是竹子编的,和竹席类似,但是比竹席大,长宽可以自己选择。
用宽且薄的竹篾编织形成,两端用厚竹片或者竹子固定,不用的时候可以卷起来收纳,打开就能用。
因为这边的天气变化很快,把粮食直接铺在地上晾晒,容易有泥土沙子混进去。
而且突然下雨会来不及收。
所以就发明了晒垫。
中午没煮饭,只烧了一锅开水。
小石头吃的是开水泡米粉,大米磨成的粉,先倒水,再加米粉,不能直接倒进去,要均匀地撒在碗里。
然后用勺子快速搅拌,让米粉和水混合,搅好的米粉舀起来要能快速滴下去的浓汤状态。
洛云宜和舒子英就继续吃馒头,今天还加了一道凉拌黄瓜芯,麻辣味的。
白糖拌黄瓜也好吃,但是不下饭,和馒头一起吃,还是辣味的更搭。
十几斤黄瓜的嫩芯也不少,洛云宜还让舒子英送了些回家去。
借用了人家的菜板和刀,就算中午人家不做饭,她也不能什么都不表示。
能用东西和钱解决的事情,洛云宜不需要拖着变成人情债。
等中午饭吃完,黄瓜条也腌好了,用清水把盐分洗掉,挤干水分,放到太阳下晾晒,把表面的水分吹干。
而且手里的银钱也吃紧,以后再慢慢筹谋吧。
“要不跟我们回去住几天再回来?”洛云宜的大嫂舒常乐抱着孩子劝她。
她也是舒家村的人,这些年嫁到洛家,公婆讲理,底下的弟妹也都好相处,日子好过,行事自然不会小气。
“没事的,早点适应也好,日子还是要继续过着的。”婉拒了大嫂的好意,洛家她肯定是要打交道的,但不是现在。
“那我叫云峰先去给你买锅,没锅可不行。”衣食住行,其实食才是日常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洛云峰也觉得正该如此,留下舒常乐在这里帮忙归置,他步履匆匆地去找驴车。
他刚才去厨房看过,里面什么都没有,也就是说家里什么都缺。
找驴车送送,还能多载些东西回来。
屋子里空荡荡的,卫生其实不难打扫。
要说这房子其实也才建成两年,青砖瓦房,屋子里都是铺了青砖的,下雨天也不会泥泞。
房屋布局是寻常的样式,正房三间,中间是厅,两边都可以做卧室。
前院和后院都有菜地,供应日常的饮食绰绰有余。
洛云宜反倒是这里比较清闲的人,抱着孩子去厨房转了一圈,其实厨房里也不是什么都没有,那口大水缸还在。
本来水缸是一整块大石头凿的,很重。
李翠花娘家人搬不走,本来想砸了的,被村里人拦下了。
那些零碎的东西让人搬走也就算了,这么好的房子可不能让人糟蹋了。
再说李家是外村人,就算不看在舒家长期的善举,她们也不能看着外村人在村子里嚣张。
反正以后李家人再想进村来,那肯定是不可能了。
这家人老老少少风评都不咋地,老的贪小的毒,反正大家肯定是要帮忙“宣传”的。
中午还是在老宅吃的饭,舒宴犹在家,唐见喜就算心里有点小算盘,也不会在他面前表现出来。
再说以后都是自己当家做主,一顿饭而已,她请得起。
不管是族叔还是村长,或是洛家的亲戚,她都很乐意交好。
毕竟洛云峰也是秀才,洛家人丁兴旺,有本事的人不少,能交好肯定是最好的。
唐见喜不傻,那她为什么和洛云宜关系一般呢?其实还是权力的问题。
如果洛云宜是在她手底下讨生活,那她肯定没那么多意见。
但是问题是舒宴犹是长子,家里的父母是他们的责任,只要洛云宜还能动,她就是那个伏低做小的人。
所以即使继承了大部分家产,唐见喜心里还是在和洛云宜别苗头。
吃过午饭,洛云宜抱着孩子,带着大嫂回到老三的房子,以后就是她的家了。
舒宴犹带着舒以贤扛着粮食过来。
“今年的新粮还没下来,娘你先吃着这些,粮食没了记得说,我不在家就跟老二说,我给您买回来。”
他对洛云宜搬出来的举动不赞成,但是洛云宜坚持,他也不能太激烈地反对。
好在都在村里住着,离的不远,以后经常过来问候就是。
“好,家里的事情安定下来,你也早些回去进学,既然有天赋,还是要继续上进。”
原主的记忆里,舒常期说过大儿子读书有些天赋,只要不荒废学业,中举只是时间的问题。
洛云宜也盼着他功成名就,反正她是长辈,儿子身份越贵重,她就越安全。
舒宴犹点点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