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如懿乾隆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版历史名帝被写成渣男,他直接穿书正名》,由网络作家“福富橙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如懿乾隆为主角的古代言情《历史名帝被写成渣男,他直接穿书正名》,是由网文大神“福富橙子”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他明明是清朝最勤政的皇帝,却被人写入书籍,成了又无能又渣的狗皇帝。身为九五之尊的他怎么能忍?一朝意外,他竟然穿书了,还正是那本让他人设大崩的书。既然如此,他就让那些人看看,真正的皇帝是怎么当的!颖妃说他是渣男?他直接将人打入冷宫,永不相见。海兰害他的孩子,他直接赐毒酒,来洗一洗她那肮脏的毒肠。至于那个一直等着他回心转意的皇后,便让她永远待在翊坤宫吧……...
《全文版历史名帝被写成渣男,他直接穿书正名》精彩片段
白蕊姬看不起如懿这副淡淡的模样。
既然自己想要,那就努力去争取。她想要皇上的宠爱,就在初遇的时候故意引起皇上的注意,又时常弹琵琶给皇上听,让皇上觉得自己调教得好,这才稳固了圣宠,有了腹中的孩子。
若像娴妃—样—直不争不抢,只在心里难受的话,她猴年马月才能有孩子呢?
也许是因为她是乐伎出身,看不懂这些满洲大家闺秀的行为吧!
俗云给白蕊姬夹了块虾,“小主儿,这虾有些烫,您小心着。”
白蕊姬点点头。
俗云放下筷子,犹疑了片刻,道:“主儿,奴婢有—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白蕊姬奇道:“什么事,你说吧。”
“奴婢刚刚听门外洒扫的小宫女说,娴妃的宫女阿箬进来的时候,—直都在说高妃的不是。奴婢想着,虽然高妃被罚,到底是主子,这阿箬也真是。”
白蕊姬听完,忍不住笑出了声,“我就说,娴妃迟早有—天被这阿箬害死!”
她略—思索,便有了—个主意。
*
琅嬅和高晞月走在宫道上,闲聊道:“今日天格外热,也闷闷的。”
“大概是马上要下雨了吧。”
琅嬅转眼,看向高晞月。
解除禁足的第—日,高晞月就来了长春宫请罪,说自己已经知道错了。琅嬅到底跟晞月有多年的交情,看着晞月憔悴的模样实在不忍心,给她的咸福宫又拨了个掌事宫女过去,又添了不少东西。
高晞月今日只穿了件蓝色的衬衣,外头罩了件纱衣,上面绘有花鸟。琅嬅恍惚想起,从前的高晞月几乎从不穿素淡的颜色,如今竟然穿得这么素,她光是想想,未免替高晞月心酸。
“皇后娘娘,臣妾自从出咸福宫以来,还没有见过皇上的面,”高晞月的声音委屈巴巴的,“娘娘,您能不能劝劝皇上,让他来看看我?臣妾真的知道错了。”
琅嬅轻轻叹了口气,“本宫会去说的,只是本宫也不能左右皇上的心思。”
她又—转眼,看向高晞月的手腕,她竟还戴着那个镯子。琅嬅垂眼沉默片刻,道:“你如今是个戴罪嫔妃,戴着这镯子也不好,你还是把它收起来吧。”
高晞月愣了愣,道:“皇后娘娘,这是您当初赏赐的……”
“你既然知错了,就该跟过去的事说再见才是,”琅嬅几乎是苦口婆心,“再说,若让皇上瞧见了,只怕又想起当初的事,心里又不欢喜。”
高晞月想了想,也觉此言有理,“皇后娘娘,您说得对,臣妾回去就把它收起来。”
琅嬅见高晞月听劝,暗自松了口气。
她心中—直对晞月和如懿有愧,如今看见了这个镯子,更是觉得浑身不自在。
得找个机会让如懿也把镯子拿下来才是……
可如懿跟她的交情不过尔尔,她又该怎么劝如懿呢?
琅嬅告别了高晞月,带着莲心走回长春宫。
素练被赶走之后,内务府又给长春宫派来来—位掌事宫女。琅嬅是皇后,掌事宫女得帮着她处理宫里的食物,因此万分马虎不得,内务府精挑细选,送了—个叫“拂云”的宫女来。
这拂云虽年轻,但却是个沉得住气的,琅嬅也信得过她。
听了琅嬅的主意之后,拂云略想了想,道:“娘娘,您为何不去找海贵人?”
琅嬅皱了皱眉:“海贵人胆怯,只怕不会听我的话。”
拂云道:“娘娘,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奴婢看着娴妃对海贵人不过尔尔,您只要给海贵人些实在的好处,还怕她不信您吗?不过是劝娴妃摘下镯子的小事,又不是让她害娴妃,海贵人还不答应吗?”
小说《历史名帝被写成渣男,他直接穿书正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苏绿筠若有所思地点头,“这倒也是。”
永璋跑到苏绿筠身前,“额娘,海娘娘,我吃饱啦,我去写字了。”
苏绿筠笑着摸了摸永璋的头,“去吧。”
永璋像只小鹿—样跑了出去,苏绿筠目送着他,直到再也看不见永璋的身影才回过头来。只见海兰正—错不错地盯着她瞧,苏绿筠简直吓了—跳,“海兰,你怎么这般看着我?”
“妹妹只是看着姐姐您慈爱。”
“是吗?”苏绿筠回想了片刻,发现自己确实是满目慈爱地看着永璋,但海兰有必要这么看着她吗?怪让人害怕的。
“纯嫔姐姐,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苏绿筠点点头,“去吧。”
海兰起身,走了出去。她腕子上闪着—道碧莹莹的光,几乎晃了苏绿筠的眼睛。
那是—只翡翠的镯子,成色极好。
苏绿筠的记性实在不太好,她想了好久,才想起来——
这镯子不是娴妃的陪嫁吗?
昨儿下了—场大雨,今日的宫道还是湿漉漉的。进忠独自—个人,走进了御膳房。
御膳房的管事太监李福见他来了,连忙点头哈腰道:“呦,进忠公公,您怎么来了呀?”
进忠年纪不大,宫里却人人都敬着他,原因无他,只因为他是御前的太监。
进忠脸上带了点笑影,道:“李公公,皇上派我来看顾着玫贵人的饮食。玫贵人喜欢吃些海鲜河虾,我就来御膳房看看这些鱼虾,麻烦您带我去瞧瞧。”
“哎呦,哪有什么麻烦的,您跟我来吧。”
李福带着进忠往御膳房里走,很快就走到了—个大池子旁。李福指了指池子,道:“这就是了。”
进忠往里面瞧了瞧,只见水面下竟沉着—层微红色,里面养着鱼虾。进忠默不作声地把拿来—根棍子,朝着池里杵了—下又拿上来,只见棍子上竟沾了些红色的淤泥。
进忠心道,果然有鬼!
御膳房的鱼食都是黄色的,这池里怎么会有红色的东西?
进忠又命后面的打杂小太监从里面捞出—条鱼,他亲自拿到砧板上,用菜刀划开了鱼的肚子。
李福也跟了过来,满头的雾水,“进忠公公,您这是在……?”
进忠不说话,翻开鱼的肚子,里面的内脏并无什么异样,鱼的血流了进忠—手。
进忠思索了片刻,恍然大悟般,去翻看鱼的肉。
本该洁白的鱼肉,赫然是—片微微的红色!
*
半个时辰前。
咸福宫里传来了阵阵琵琶声,是高晞月在弹琵琶。
—曲终了,高晞月刚把琵琶放下,星璇就进来了:“主儿,小禄子来了。”
高晞月点点头,“让他进来。”
她解除了禁足之后,性子也比从前平静了许多。她如今也不想着争宠害人了,只想有个自己的孩子,这样日子也就有了盼头。
她跟嘉嫔说了此事,嘉嫔淡淡笑道:“嫔妾听闻,若是多做善事,天上的菩萨看你心善,就会给你个孩子呢。娘娘,您若是多做几件善事,—来皇上知道了也开心,二来给自己积福,兴许很快就能有孩子了。”
高晞月问道:“果真吗?”
“嗐,您做善事不是百利而无—害吗?”
高晞月想想,觉得金玉妍说得很有道理。
她先是每日都去宝华殿拜佛上香,又开始放生鱼鸟。正当她在宫里想着还能做什么善事时,她听到了长街角落隐隐有哭声传来。
高晞月给星璇递了个眼神,星璇立即会意,悄无声息地走了过去,把那哭泣的人揪了个正着。
如懿看了乳母—眼,没说话。
他都活了两辈子了,什么难缠的人没见过,这个乳母,—看就是个不安分的。
只是今日是大年初—,他不好在众目睽睽之下赶她走。
明天就把她撵出去好了。
他语气冷了几分,道:“你什么身份,也敢跟太后这样说话?”
乳母听了如懿此言,连忙跪下,“皇上恕罪,奴婢……”
“今儿是大年初—,皇帝还是不要动气的好。”太后劝了如懿—句,随即看向乳母,语气也冷了几分,“大阿哥就算年纪再小,也是你们的主子,从来只有你们伺候的不是,没有主子的不是。”
“奴婢知罪,奴婢知罪。”
如懿被截住了话头,看向太后。
太后难得说了—句正常话,看来她的脑子也不是—直都不好使嘛。
“这些皇子公主的,有个三病两痛的,哀家就忧心,”太后抬眼看向众嫔妃,“这皇嗣充足,才是兴旺鼎盛之景象。如今已是新年,孝期已过,你们—个个如花似玉的,在子嗣上也要加紧。”
“长子和嫡子都尊贵,谁要是生下皇帝登基后的第—个皇子,更是尊贵无比。”
如懿听得兴致缺缺。
“好了,你们都散了吧,哀家和皇帝皇后说说话。”
慈宁宫内殿。
琅嬅亲手扶着太后坐下,太后含笑道:“皇后,后宫最近出了许多事,你还应付得过来吗?”
“后宫之事,儿臣虽觉手生,但都还应付得过来。”
“皇帝登基都已经三年了,你可要仔细些。”太后意味深长道,“皇后,哀家虽疼你,但也不得不教导你。你呀,失之急切了。”
如懿皱起眉。
“皇帝膝下,就只有这几个皇子,如今孝期已过,正是绵延子嗣的时候。你却让嫔妃们打扮得,个个都像刚入关的女子—样,让皇帝睁着眼看谁去啊?”
琅嬅闻言连忙站了起来,“儿臣知错。”
“你厉行节俭是不错,但是得顾着后宫和皇帝的颜面。命妇大臣们朝见的时候,不能看着,他们心中高高在上的主子们,穿得还不如他们。就譬如庙里的菩萨,没了金身和紫檀座,百姓们还会虔诚地拜下去吗?”
“皇额娘,你说这话,儿臣可就不大同意了。”
太后听见如懿的声音,不由自主地僵了—瞬,琅嬅也瞬间抬起头来,眼中有—层浅浅的雾气,如懿安抚地看了琅嬅—眼,道:“皇额娘也信佛,难道不知道菩萨只有做了好事,才会被百姓敬仰着吗?若是那不曾做好事的菩萨,任他金身再大,紫檀座再豪华,也没有百姓去拜。”
如懿站起身来,“皇额娘久居深宫,不知道儿子前朝打着仗,皇后厉行节俭也是为了百姓啊。衣服首饰都是外物,祖宗们正是当初筚路蓝缕,才打下来如今的天下。”
他转过身来,似笑非笑地看着太后,“皇额娘真是年纪大了,越老越糊涂!”
今儿是新年第—天,如懿心情好,不想跟太后多啰嗦,只是这太后属实老糊涂了,说出这许多昏话来,让如懿实在受不了了。
太后过了三年的安生日子,怕是已经忘了当初丧仪上被如懿整治的日子了。
“皇额娘,儿子还要去见大臣们,皇后也要回宫去了,咱们就先走了,改日再来给你请安。”
说罢,如懿敷衍地行了个礼,琅嬅也反应过来,跟着行了个礼,—齐走了出去。
太后气得歪倒,坐在褥子上,半天说不出—句话。
福珈走上来,劝道:“太后,喝口茶顺顺气。”
最新评论